从20世纪80年代科室创立,到2012年形成独立专科,再到成为国家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中医特色浓郁,科研实力突出,团队技术高超,深受全国患者信赖。
“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让我再度迎来生活的希望。”72岁高龄的尚女士对此深有感慨,曾经的她饱受肾炎与高血压的折磨,全身高度浮肿,行走困难,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后,病情也没有缓解,生活几乎陷入绝望。
来到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后,医生根据尚女士情况,通过祛风除邪、保护肾元的思路,仅使用半个月中药治疗后,就让尚女士的浮肿渐消,体力恢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这让她重拾起生活的信心。如今,她身体恢复良好,精神焕发,逢人便夸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医术高明。
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科室传承国医大师吕仁和学术思想和经验,突出中医特色,诊疗范围涵盖内分泌代谢病及相关并发症,形成以糖尿病及肾、心、足、眼部、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并发症等为主体,与高尿酸血症、痛风、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肥胖、生长发育及代谢性肾病等专业方向共同发展的中医优势专科。
在中医特色方药及技术项目开展方面,科室形成治疗糖尿病的清热止消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止消温肾宁等系列方,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活络止消丸等特色方剂,建立了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5863”方案、“三阴三阳”体质辨识法、感染性糖尿病足病“清热解毒”外治法、痛风“健脾降浊内外合治”方案等,建立了改善口渴、多汗、麻痛、水肿等难治症状的穴位贴敷、中药膏摩处方,综合运用针灸、耳穴等多种外治技术,应用腿浴器、超声导入等设备,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传承前人的经验,传承创新发展成为内分泌科持续发展前行的动力,近年来,科室还积极参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应用各类科研医疗系统开展动态血糖监测,实现住院患者血糖精准高效管理,构建院内外血糖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化管理;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代谢性疾病热图特征,客观评估糖尿病足早期病变风险。“科学与现代化”让传统的优势专科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焕发新的光彩。
优势专科建设离不开团队的齐心协作,东直门医院内分泌专科能一步步稳健发展,离不开人才梯队建设。科室团队依托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结合学科带头人创新引领,形成了特色专科发展模式。
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吕仁和,是中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脏疾病领域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生前基于《黄帝内经》理论提出糖尿病(消渴病)分期辨证的思路,建立了“二五八方案”“六对论治”“三自如意表”;提出糖尿病肾脏病“微型癥瘕”形成理论;创立止消通脉宁等系列方剂,临床特色明显,疗效良好。
学科带头人赵进喜提出了糖尿病“热伤气阴”理论、三阴三阳体质论及“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倡导糖尿病肾病从风论治及“三维护肾”治疗理念,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
如今,内分泌科在科主任王世东的“掌舵”下,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以来,已发表国际国内高水平论文文章328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项,获得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心脏病相关中医药专利、新药、技术3个。
此外,科室还注重中医药科普工作,让吕仁和自创的十八段锦功法惠及到更多百姓,王世东、主任医师杨晓晖等连续多届获评“北京健康科普专家”,王世东和主任医师李靖、龚燕冰等已成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入库专家,科普成就斐然。
近年来,科室团队以高水平医疗技术,热情周到负责任的服务态度多次收到了表扬信、锦旗,获得患者的认可。
患有多年糖尿病合并肾衰的殷先生,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甚至萌生出放弃治疗的想法。后来,他偶然看到王世东的相关科普节目,随后特地求诊王世东。王世东谨记国医大师吕仁和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学说,并结合殷先生的症状、舌脉征象等,施以益气补肾、化瘀散结之方。经过三个月中药治疗后,殷先生的肾功能指标、血糖水平都有着明显的改善,原本行走困难的他,现在不仅行走自如,还能进行一些运动。为表达对王世东的衷心感谢,殷先生精心制作了锦旗并带到王世东的门诊,在赠送锦旗时殷先生由衷地说道:“王主任不仅用精湛的医术拯救了我的病情,更用温情温暖了我的心。”像这样的小事,经常在科室发生,生动彰显了国家中医专科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