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国中医药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小种子,大梦想!这家校园里,名中医张忠德和孩子们一起种下“化橘红”
作者:陈佳佳 王军飞 查冠琳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03-13 [教育] [中国中医药教育资讯]
“如果被春风吹得鼻头红红、鼻涕冒泡,你们猜这片‘小耳朵’能变什么魔法?”3月1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的“厚德学堂”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指尖轻捻着锯齿状的紫苏叶,旁边的孩子们都抬起小脑袋充满好奇地听着,“如果你吹到风流鼻涕了,就可以用紫苏叶煲水,它就可以驱走你们的鼻涕泡泡,喝完身体暖暖,还可以安抚闹脾气的肠胃。”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进一探索创新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体系化、场景化、品牌化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新范式,3月12日植树节当天,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省中医院、文德路小学、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二院在文德路小学举办以“岐黄护苗助成长 厚德铸魂润童心”为主题的“厚德学堂”共建启动仪式。

共青团广州市委书记段希,广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范东阳,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林朝晖,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共青团越秀区委副书记郑信得,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文德路小学校长陈康英,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二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蔡晓冰及各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记者、文德路小学全体师生10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充满活力的《醒狮迎春》表演中拉开序幕。

 

 

  • 厚德载物,赓续精神火种

 

陈康英致欢迎辞表示,“厚德学堂”的成立是文德路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育人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把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思政教育的有益实践。学校将通过德才融合、筑基培元、育苗种植、中医研学、中药劳作、家校讲堂、育德学堂6个方面途径,把“厚德学堂”打造成为学生们汲取中华文化养分、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平台,让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7月,以“忠德”二字命名的特色中队在文德路小学成立。4年多来,张忠德始终牵挂关心着中队的每个孩子,为同学们诊治疾病,陪同学们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回答同学们各类问题、带领团队为孩子们精心设计课程.....言传身教,以爱而耕,为孩子们源源不断注入成长的能量。

今天,张忠德也为孩子们准备了新的礼物。他把写有“忠德中队、忠义双全,扬帆文德、追求卓越”寄语的装有中药种子的彩袋送给中队的小朋友,希望他们以忠义为本、以德行为先,能够像种子一样扎根于知识的土壤中,向阳而生、勇敢追梦,长成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随后,领导嘉宾共同启动“厚德学堂”。舞台上,随着领导嘉宾将一壶壶寄予厚望的清水倒入模具中,一株株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草药缓缓从模具中升起。未来,五家共建单位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中医药文化中汲取学习生活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行合一,向上向善。

 

 

  • 种植希望,传承文化根脉

 

文德幼苗沐春阳,岐黄思政韵悠长。操场上,“厚德百草园”是师生经常光顾打卡的地方。这里今天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张忠德和学生们一起,将具有700余年药用历史的岭南道地药材“化橘红”种在了百草园内。通过深入挖掘化橘红文化内涵,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图片

种下这棵文化之树、健康之树后,张忠德还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中草药知识讲解课。在厚德百草园和药食同源思政长廊,张忠德通过实物展示和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同学们介绍了艾草、土茯苓、薄荷等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性及药用价值。通过亲手种植和深入学习,学生们对“厚德”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学们认识到,“厚德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

启动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兴致满怀地来到学校后操场,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团总支的团员青年们为他们准备一场丰富多彩的游园会活动。现场不仅有中药茶饮、特色疗法体验,还有香囊、工艺药扇制作及各类有趣的互动游戏。寓教于乐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厚德学堂”的成立,是广东省中医院联合上级部门和学校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通过将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