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浊毒理论”守护人体健康大门
作者:林晓斐 康欣 盛时运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02-24 [医疗] [医疗资讯]
【中医优势专科⑥】“脾胃是人体健康的一扇大门,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国医大师李佃贵表示,自古中医就重视脾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在继承李佃贵等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浊毒理论”,在脾胃系疾病的治疗中独具特色。

创新中医理论,实现病程逆转

53岁的王先生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每年都要到河北两三次,在李佃贵门诊就诊。李佃贵为王先生辨证为“浊毒内蕴”证,为他采用化浊解毒大法,选用茵陈、黄连、白花蛇舌草等化浊解毒的中药,经过1年多的治疗,王先生复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逆转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王先生表示:“当我确诊萎缩性胃炎时心情非常低落,因为知道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当地的医生告诉我这个病没有好办法,只能定期观察。通过朋友介绍,来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经过1年的治疗,复查胃镜自己的萎缩性胃炎已经得到逆转,自己非常高兴。”像王先生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

李先生与朋友在路边烧烤店撸串后第二天,出现恶心呕吐伴腹泻,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胃肠炎”,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门诊予药物联合针灸及药膏贴敷治疗,仅仅2次,李先生症状完全消失。该院脾胃病科主任白海燕说:“急性胃肠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是脾胃病科常见病,多发病。对此病的治疗,患者的急性症状容易控制,但是会出现其他症状如腹胀、纳呆等,这个过程的恢复大概需要1周的时间。在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及贴敷,很快缓解病人症状,大幅度缩短病程,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优势。”

 

 

立足中医根本,发挥特色优势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始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开展脾胃病研究的学科之一,经过医院四代人的砥砺深耕,已发展成华北地区影响力名列前茅的科室,现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在脾胃疾病全病程的健康管理中配合使用中医特色技术,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体现中医“简、效、廉、便”的特点,目前开展穴位贴敷、耳针、中药熏药、中药封包、针灸等二十余种治疗,在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胃肠息肉、顽固性腹水、功能性腹胀、改善消化道肿瘤临床症状等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脾胃病科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针对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为中医诊治疑难疾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河北省中医院首届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河北省名中医杨倩牵头起草、参与制定了国家级消化系统疾病指南共识7项,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逐渐形成炎—癌转化的全链条中医药干预方案,探索中西医协作的切入点,立足中医根本,以中医之道,驾驭中西结合之术,在消化道肿瘤方面构建起了“宣—筛—防—控—治”的防控体系。并从理论创新、标准规范、循证研究、关键技术、物质基础、作用机制、新药研发等层面,开展了一系列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旨在提高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临床疗效。

脾胃病科开展“理论—临床—实验—新药—循证”链条式研究,以“延缓或逆转胃癌前病变进展、提高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治疗效果、解决质子泵抑制剂依赖、维持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缓解并预防复发”等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方案。

在临床上,脾胃病科精准把握“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综合救治能力”的发展方针,对优势病种,专科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定期总结优化,筛选出包括胃脘痛、吐酸在内的17个疗效显著的中医优势病种,形成诊疗方案,将临床路径、中医技术与诊疗方案深度融合,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性、一致性和规范性。逐渐形成涵盖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便秘、胃部肿瘤等14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其中治疗慢性胃炎的茵连和胃颗粒尤为突出,年使用量10余万盒。

科室现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1名,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名,河北省名中医3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6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9名。科室下设食管病专科、胃病专科、肠病专科等3个亚专科,围绕“科研—临床—教学”建设模式,组建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学术带头人为支撑,后备学科带头人作保障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精良团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