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启动
作者:张亨伟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4-11-13 [医疗] [医疗资讯]
11月8日,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藤生物)、上海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建设的“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创新中心”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式成立。

 

  上海中医药大学曹锡康书记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中心启动致辞,指出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创新中心是集学校、企业及研究院三方优势建立的开放型创新平台,旨在推动中医传统智慧与现代微生物科学交叉融合,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希望中心的专家学者及附属医院的临床团队要跨前一步,主动作为,从大交叉、大融合和大发展的角度,聚焦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前沿研究,积极发表真知灼见,充分发挥其跨学科、跨系统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深化研究,拓展应用,推动中医药微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宝藤生物董事长楼敬伟博士作为企业代表为中心的启动致辞,指出中医药是国家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和名族瑰宝,微生态医学与中医药学的融合研究将为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机制创新开辟全新视角,助力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心成立以后,宝藤生物将携手上海中医药大学,致力于组建“哑铃型”微生物组学研究开放实验室;聚焦重大疾病,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及临床示范应用研究;组建专业的运营团队、整合资本资源、全力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相信在所有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创新中心定会收获斐然成就,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杨胜利院士在致辞中指出,肠道微生态已被视为一个系统的器官,与人体的免疫、代谢、神经等各个系统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对于微生物组学的研究,不仅要着眼肠道与各种器官之间作用机制的探索,同时还要聚焦其与多个器官和多系统疾病的深度合作,构成更为广义的空间组学。在中医的经典文献里面,就有用粪便移植成功治疗顽固性腹泻的案例记录。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创新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更加系统地阐明其与疾病发展与转归的关系,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希望中心可以坚持实验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双螺旋研究模式,做好从疾病治疗为主到以疾病预防为主的医学模式转换,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方案,借助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工具,形成现代中医学研究的示范模式,造福人类。

  在各位嘉宾的见证下,上海中医药大学季光校长和宝藤生物楼敬伟董事长共同为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创新中心揭牌;上海中医药大学沈辉副书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普陀医院授牌。各附属医院将组织专家团队,聚焦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领域,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创新诊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深入剖析中医证侯的微生态机制,揭示中药的独特作用机理,并积极探索微生态创新诊疗技术的示范应用,高起点建设国际领先的中医药微生态临床研究及示范应用创新中心。

  揭牌仪式后,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晨虹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员李后开分别进行了主题为“精准调控肠道菌群改善健康和疾病”和“肠道微生态:阐释中医药科学内涵的新视角”的学术讲座。

  中医药微生态医学创新中心的成立,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汇聚跨学科、跨系统的人才团队,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策源,充分利用多组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围绕中医药临床和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以应用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集中医药微生态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和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开放实验室及创新高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形成助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生产力。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