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独立的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截至2022年底,四川拥有中医药高级职称人员近2万名。今年,四川省中医药局深入开展中医药职称制度优化完善工作,中医药高级职称划分为全省统一的高级职称和基层高级职称两个层次,打破了基层中医药队伍评高级职称难的瓶颈,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针对深受群众喜欢的中医推拿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专门增设了技师类别职称,畅通了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渠道。
重点强化领军人才培育。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共培育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15名,按每人15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在全省9个行业性人才计划中新增中医药人才专项,新增岐黄学者、岐黄菁英人才项目,预计到2030年将培养省级岐黄学者、名中医等高层次人才1000余名。
优化完善西学中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四川拓宽了西学中人员职称晋升渠道,将西学中人员纳入中医药职称评审范围,取得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结业证书的非中医类别医师,可申报中西医结合高级职称。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培训,把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作为打造西部中医药人才高地的一个重要抓手,为国家中医药综改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