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我国中医药领域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律,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重要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中医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这部法律的实施,极大促进了东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东莞中医药服务资源大幅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持续提升,中医药人才建设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大力普及,着手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
截至2022年底,东莞有中医医疗机构351间,中医床位3105张,省名中医9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60个,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高水平重点专科2个,省中医重点专科5个,省中医特色专科1个,省“十三五”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单位18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31个,特色专科12个。
东莞已经初步建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型镇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中医阁为基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有效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顶天立地”中医药服务体系。
今年,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将这部法律的宣传纳入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拟委托市卫生监督所举办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线上培训班,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围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各镇街卫生健康局、松山湖宣传与社会工作局、市卫生监督所将开展中医药法执法检查,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监督检查。
为了更好展现中医药方里的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还将开展第一期《名中医讲中医》线上讲堂,邀请宁为民、叶小汉、董明国、周光辉、阮永队5位省名中医进行讲学,分享中医药方里的小故事、好故事。■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陈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