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直肠炎
林某,男,81岁。
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6月出现间断腹痛、腹胀、腹泻,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而于2013年5月28日收住入院。入院查体:腹平软,未扪及异常包块,脐左侧2~4cm处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肠鸣音稍亢。血常规(-)。大便常规示有形软便,白细胞、红细胞未找到,潜血(-)。血肿瘤标志物(-)。腹部CT示肝内多发囊性病变,肝脾多发钙化灶。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炎。迭用中西药物无效。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功能不全等多种慢性病史。
2013年6月13日首诊:食入腹胀,间断腹痛伴肛门下坠感,大便多、日6~7次,矢气多后症状减轻,苔黄腻,舌质紫红,脉细弦。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直肠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功能不全。中医辨证:湿热中阻,肠腑传化失司。
治法:清利湿热,理气和血,稍佐健脾和胃。
予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加减。葛根30g、黄芩10g、黄连6g、白头翁15g、木香6g(后下)、 砂仁4g(后下)、炒枳壳10g 、炒白术15g、白芍30g 、陈皮10g、焦神曲15g、仙鹤草30g、桔梗6g 炙甘草6g、蛇莓3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上药内服7剂后,腹痛已除,腹胀及肛门下坠显减,大便日2次,苔转薄黄腻,舌边红,脉仍细弦。继予原方7剂。
按:对老年患者,由于其发病的不典型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无论罹患何证何病,必须尽快查找病因,明确诊断,尤其要排除一些恶性肿瘤和罕见疾病。患者入院后,通过多种理化检查,排除了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肠肿瘤、肠寄生虫病、肠消化吸收不良及其他全身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病,确诊为直肠炎。根据中医治法原则,从发病先后来分析,高血压病、冠心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先病是“本”,直肠炎后病是“标”,由于目前“标”病比较突出,而“本”病又相对稳定,故治疗宜先“标”后“本”。脾、胃、小肠、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主要脏器。脾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小肠主分清泌浊,大肠主传化糟粕。并且脾之与胃,以膜相连,“脾气宜升则健”,“胃气宜降则和”。如果任何一方功能失常,即可产生消化、吸收、输布、排泄等生理功能紊乱而产生疾病。如大肠传化糟粕功能失常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这些与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寒湿、湿热、气机郁滞等病理产物,又有着密切关系。本患者病程不长,尚未形成肠虚滑脱和肠液亏耗,治宜直清肠腑湿热,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本属正治,但考虑患者高龄体弱多病,所受湿热之邪既是病因,同时也能伤脾败胃,故加用木香、砂仁、枳壳、白术、神曲以扶脾和胃。方中还有芍药甘草汤意,旨在化湿热、除积滞的同时,参以调气和中,甘缓急迫。仙鹤草、桔梗相配又名仙桔汤,是著名国医大师朱良春的独特用药经验。朱良春认为,仙鹤草虽为止血要药,但此药止中有行,因其味苦辛而涩,涩则能止,辛则能行,是以止涩中寓宣通之意。仙桔汤中用仙鹤草取其活血排脓、止泻之功,临床用之多验。仙鹤草别名脱力草,还有一定强壮之功,用于本患者更为贴切。蛇莓又名野杨梅、蛇果草,性味甘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临床常用于治疗蛇咬伤,痈肿疔毒,瘰疬结核,癌肿等。江西地区曾单用蛇莓治疗细菌性痢疾,获得良效。我体会,对辨证属湿热内注引起的肠炎、细菌性痢疾,无论急慢性,用之疗效均较理想,内服煎剂一般用10~30g。本品药性苦寒,易于苦燥伤阴,苦寒败胃,所以不宜久用。
特别提示:
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经方治验百案》,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史载祥,黄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