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中国•天津第十七届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暨上合组织传统医学医疗技术合作交流培训项目启动会在津召开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5-10-21 [医疗] [医疗资讯]
四季俱可喜,最好新秋时。2025年10月18日,中国•天津第十七届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暨上合组织传统医学医疗技术合作交流培训项目启动会在天津召开。

 

本次会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天津中医一附院”)、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办,天津中医一附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天津市针灸学会承办,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编辑部提供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出席大会并致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视频致辞。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高秀梅出席大会并致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出席大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出席大会并致辞。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栾建章、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罗延安出席大会。天津市卫健委副主任于春泉出席大会并致辞。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周子刚出席大会。阿联酋谢赫·扎耶德国际奖主席Amina AL Haidan出席大会并致辞。意大利中医研究会主席迪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骨科院士郑文庆、哥伦比亚针灸学会主席Henry Tarazona出席大会。天津中医一附院党委书记张艳军出席大会并致辞。

来自国内外15个国家针灸推拿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共400余人齐聚津门,共话学术新知,同享知识盛宴。天津中医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岐黄学者、中国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金贵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大会在《创新 融合 共享:让针灸推拿造福全球》主题视频中拉开帷幕。

 

 

上合组织传统医学医疗技术

合作交流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今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天津中医一附院圆满完成高规格外宾参观接待任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上合组织传统医学医疗技术合作交流培训项目宣布正式启动。

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栾建章在启动仪式上强调此项目开展的重要意义:一是搭建高端学术对话平台,将有力推动针灸推拿学术水平的提升与创新;二是开启上合组织传统医学务实合作新篇章,培训项目的启动将有助于促进上合组织框架内传统医学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三是进一步丰富天津对外友好交往内涵。

俄罗斯的中医学生卡特琳娜表示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努力成为中医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切缅怀石学敏院士

传承针灸学术精神

 

与会者观看了《高山仰止 再念石学敏院士》视频,共同深切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

石学敏院士是我国针灸学界的不朽丰碑,被誉为“鬼手神针”。他倾其一生致力于针灸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国际化发展。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为无数中风患者带来新生;首创的“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将千年针刺经验升华为可量化、可重复的科学规范,为现代针灸学奠定基石,推动中国针灸自信走向世界。

 

 

致辞

 

舒华指出,科技与创新是推动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核心动力,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构建祖国中医药科研范式、技术体系,打造传统医学创新发展的创新高地;二是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合作;三是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中医药跨学科交叉培养机制。

 

张伯礼指出,作为中医药宝库中两颗璀璨的明珠,针灸与推拿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我们要让这些古老智慧在21世纪焕发新的生机,更好地创新、融合、共享,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激发中医技艺的现代活力;二是推动跨界融合,汇聚学科发展的磅礴力量;三是促进开放共享,实现人类健康的普惠目标。

 

乔杰视频致辞指出,本次大会的主题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当下医学发展的趋势。她期待以本次大会为平台,深入交流针灸推拿在多领域的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聚焦行业痛点,探讨针灸推拿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推动建立更具公信力的行业规范;加强培育青年人才,让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医药的薪火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递。

 

朱立国指出,针灸推拿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整体、动态、辨证的生命观,在科研上、在临床中、在标准化与国际化等方面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它们的发展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致力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国家战略高度同频共振。他期待通过本次大会的深入交流与智慧碰撞能够凝聚共识、启迪思维,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阿米娜•海丹在讲话中回顾了石学敏院士毕生致力于推动中医学发展的精神。她认为,医学的未来必然建立在国际协作、联合科研、终身学习与文明互鉴之上。她期待与天津中医一附院拓展合作,依托阿联酋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培养区域人才,深化教育、实践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

 

于春泉在讲话中指出,天津作为传统中医药高地,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他高度评价了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召开16届以来,对促进天津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他希望本次大会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深入交流和智慧碰撞,进一步启迪思维、拓宽视野,共同为传统医药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注入新的动力。

 

高秀梅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向海内外嘉宾、专家、学者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她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是动力源泉,融合是必然趋势,共享是价值追求。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和培训项目为契机,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同行们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临床技术标准化与互认,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张艳军代表天津中医一附院,向远道而来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业界同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他回顾了大会自创办以来,历经30余年时间取得的成绩,并期待以本次研讨会为重要纽带,与全球同仁携手搭建更广泛、更紧密的协作网络,凝聚国际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共同推动针灸推拿在全球的有序传播与高质量发展,让这一传统医学瑰宝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标准发布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和《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两项技术发布仪式。

 

 

开班仪式

 

“‘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针灸适宜技术国际培训班”同期举办开班仪式,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希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7个国家的30余名国际专家学者齐聚海河之滨,参加本次针灸适宜技术国际培训。该项目代表负责人、天津中医一附院针灸部副部长石江伟,授课专家杜宇征教授、李澎教授、李桂平教授,向国际专家学者代表赠予培训课程专用教材。

 

 

特邀报告

 

在特邀报告环节,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意大利中医研究会主席Secondo Scarsella教授,天津中医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金贵教授,南非辅助健康专业委员会执行官Esther Pillay-Naidoo女士分别作了题为《数字化推进针灸学科高质量发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医与针灸、推拿和中药的综合治疗》《“以内治之理指导针推兼治之法”—浅谈中医思维指导下针推结合的临床应用》《一个愿景,多种实践:塑造南非中医药与针灸监管的未来》的报告。

 

 

分会场

 

大会还设立了“针灸理论:多模态诠释与国际标准实践”“推拿技术:数字化革新与标准化应用”“针药融汇:创新理论赋能精准实践”“针灸临床前沿:创新突破与转化实践”“数智针灸:脑科学驱动医工协同创新”“学博论坛:探索未来诊疗新维度”6个分会场,邀请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