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中焦宣痹汤(《温病条辨》)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之效方
来源:汉古经方 2025-10-20 [中医临床]

组成:杏仁15g  连翘10g  山栀10g  半夏10g  滑石15g  赤小豆皮10g  薏苡仁30g  防己15g  晚蚕砂(布包煎)20g

痛甚者,加姜黄15g、海桐皮15g

主治:湿热证。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节烦疼,面目萎黄,舌苔厚腻。

证析:痹证有风痹、寒痹、湿痹之异,本证属于湿热痹,与一般痹证不同。苔膩面黄,为湿热现象;寒战热炽,骨节烦疼是湿热痹阻经络证象。《金匮翼》说:“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风寒湿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顽痹翕然而闷也。”

病机:湿热痹阻经络。

治法:清热利湿,宣痹止痛法。

方义:湿热痹阻经络而痛,当清热利湿与宣痹通络并举。本方选用长于宣痹除湿的防己、薏苡仁、蚕砂为主药,使肌腠之湿得除,则痹痛可止。用连翘、栀子助主药清热,赤小豆、滑石助主药除湿,七药能呈清利湿热宣痹止痛功效。配宣降肺气的杏仁,令肺气开宣,则热从外解,肺气肃降,则水道通调;配燥湿祛痰的半夏,令脾能运湿,则中焦得和,二药实为调理肺脾两脏功能而设。痛甚加姜黄、海桐皮可以增强除湿止痛作用。

 

湿邪阻络是引起肌肉骨节疼痛的原因之一,血运不利脉络瘀阻则是引起疼痛的另一原因。故治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的痛证,常于祛风散寒除湿以外伍用活血药物治湿热痹证亦然。本方用蚕砂、姜黄活血,正欲通过活血作用以消除疼痛。

治疗中焦湿浊,必用燥湿芳化药物,此证虽以湿热痹阻经络的疼痛为主证,因有舌苔厚腻见证,说明中焦亦有湿浊阻滞,故用半夏燥湿,若湿浊甚者可加苍术、藿香、佩兰、菖蒲之属增强燥湿化浊作用。

应用:本方治疗急性风湿热,或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对于关节红肿疼痛,发热头痛,纳差腹满,脉数苔黄腻,血沉升高,抗“O”也明显升高的风湿病患者,加苍术、黄柏、银花藤等,可使证象很快消失,血沉及抗“O”下降。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