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夜市里中药飘香!渝北区中医药文化集市火热开市
作者:胡虹 施懿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2025-10-20 [医疗] [医疗资讯]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重庆市渝北区桥达茂宸广场上,温润药香与市民的欢笑声交织。10月17日傍晚,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暨“渝见岐黄”重庆市中医药文化集市巡回服务活动(渝北站)正式开市。众多市民驻足参与,沉浸式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市民驻足参与中医药文化集市。邹乐摄

 

据悉,集市分为专家义诊区、趣味游戏区、药食同源区和特色科室体验区,超80位中医医生现场为群众提供诊治服务。

 

  • 下楼散步 遇上“专家号”

现场,专家义诊区人头攒动,多位市、区级名中医专家凝神把脉、望闻问切,从辨证施治到日常调养,为市民量身定制健康方案。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骨伤科医生魏刚俯身查看完市民杨义勇(化名)的肩膀后,起身示范一套舒缓拉伸动作:“您这是肩周劳损,每天抬臂、绕臂各20次,配合热敷效果更好。”杨义勇一边跟着比划,一边笑着感慨:“正打算去医院挂号,没想到散步就遇上了‘专家号’。魏医生不仅现场看诊,还教了在家就能练的康复法,太实在了!”

内分泌科主治中医师李立表示:“现场很多市民咨询减重、痛风治疗等健康问题,还体验了我们准备的药膳茶饮,以及针灸、火罐等中医理疗技术。明显感觉到,现在市民对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现场摆放中医理疗工具。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供图

现场摆放中医理疗工具。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供图

市民现场咨询睡眠问题。曾英豪摄

市民现场咨询睡眠问题。曾英豪摄

 

 

  • 好吃好玩,中医药科普“活”起来

如果说专家义诊区带来“实打实”的健康福利,趣味游戏区则让中医科普“活”起来。在“蒙眼摸穴位”游戏区,市民在同伴提示下走向标有穴位的巨型手掌模型,时而犹豫试探,时而精准触达。“药方速配”游戏前,孩子们瞄准写有“四物汤”“四君子汤”“二陈汤”“酸枣仁汤”等药方名称的网兜奋力投掷,现场笑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7岁的王蒙(化名)刚完成“田字格寻药”挑战,他举着盖有通关印章的卡片难掩兴奋:“我认识了‘渝十味’里的黄精、黄连,医生叔叔说这些都是重庆的宝贝!”

在药食同源区,现场有五色养生包子、降脂茶饮、四神排骨汤、补气养血乌鸡汤等近10款中医药养生美食,香气扑鼻而来。市民们端着试吃碗,有的细品降脂茶饮的甘润,有的赞叹四神排骨汤的鲜美,在舌尖上品味“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

五色养生包子受市民青睐。曾英豪摄

五色养生包子受市民青睐。曾英豪摄

现场,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设立超20个特色科室体验点,不少市民亲身体验了针灸、推拿、耳穴疗法、火龙罐等传统中医理疗技术。家住附近的王丽莎(化名)抱着3岁的儿子驻足小儿推拿体验点:“孩子最近不爱吃饭,医生不仅现场推拿,还教了换季调理的幼儿食谱,可算帮我解决了大问题。”

 

 

  • 中医药走出医院 融入生活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重庆市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中医药、信任中医药服务。“集市”这种接地气的形式,打破了传统中医诊疗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轻松感受中医药服务,了解中医药文化。

市民体验耳灸。邹乐摄

市民体验耳灸。邹乐摄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杨政表示,“我们希望把中医药从医院、药房带到大家身边,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的魅力,真正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据悉,此次活动于10月17日、18日晚间举办,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主办,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和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共同协办。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