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再添网红打卡地!南通推出4条中医药旅游线路,已吸引近千人打卡
来源:南通日报 2025-08-18 [医疗] [医疗资讯]
初秋的南通,在“苏超”赛事余韵中铺开一卷氤氲着药草清香的康养诗篇,借着“苏超”点燃文旅热度的东风。

近期,市卫生健康委携手市文广旅局推出4条中医药旅游线路,让游客体验一场动静相宜的身心焕活之旅。

“以千年本草为引,以山水灵秀为伴”,南通将独特的中医药资源与标志性自然人文景观巧妙融合,用传统文化IP激活城市文旅潜能,推出不到半个月已吸引了包括上海游客在内的近千人打卡。

 

 

  • 薄荷非遗焕新彩 苏超赛场飘“药香”

 

17日,“苏超”将迎来南通队主场对战连云港队的比赛。“这次我们和如皋水明楼酒厂联手,专门为‘苏超’推出了一款定制版薄荷冰爽黄酒,让大家一边喝着带着薄荷冰爽香气的养生黄酒,一边尽情看比赛。”江海传奇薄荷非遗展示馆创始人、南通薄荷油传统提炼技艺传承人侯俊说。

 

借助“苏超”流量东风,今年以来,江海传奇薄荷非遗展示馆的中医药文创持续走红,“薄荷精油助威帽”“薄荷鼻通”“薄荷凝露”“青柠味薄荷水饮品”等商品成了抢手货,薄荷膏制作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

“我们推出以薄荷为主题的相关产品,其中和富美帽业合作推出的‘薄荷精油助威帽’尤其火爆出圈,目前订单量已经超万顶。”侯俊介绍,这款专为“苏超”设计的帽子在边缘位置设计了一个精油舱,将薄荷精油注入插片中,可以提神醒脑,在“苏超”赛场上一亮相,便引得球迷们纷纷点赞。

作为国内首个薄荷文化主题展馆,江海传奇薄荷非遗展示馆坐落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内。这里不仅有可尝可品的薄荷糖、薄荷糕、薄荷酒、薄荷茶,还有水培的薄荷盆栽、含有薄荷精华的化妆品等跨界文化创意产品。馆内还设有薄荷工坊、薄荷传统工艺研究保护中心、薄荷主题茶餐厅。

前不久,一名外地游客在游览江海传奇薄荷非遗展示馆时,果断下单了“有里有面”的紫檀醒脑香薰非遗文创礼盒产品,直呼“又潮又贵气”。

以此次入选南通首批中医药旅游线路为契机,侯俊和他的团队表示,将继续深挖南通薄荷历史和传统,让产品浸润“智慧薄荷+微健康”理念,探索出一条“活化”非遗的创新途径。

 

 

  • 博物馆里学养生  特色研学引客来

 

鲜爽的薄荷汁中加入檀香、龙脑、香茅等药材,手搓成丸,一颗颗散发着清冽香气的冷香丸便大功告成。

上周,家住通州区骑岸镇的张女士带10岁的女儿来到濠河之畔的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打卡,“女儿还联想到《红楼梦》中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觉得特别有意思”。

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是由国医大师朱良春提出创办的,是全省首家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作为“沉浸江海·邂逅南通中医药文化之旅”参观点位之一,今年以来,该馆已累计接待游客83387人次,开展研学活动60场。

“随着‘苏超’的爆火,来南通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对南通中医药文化十分感兴趣,尤其对博物馆里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的驱蚊辟秽香囊格外关注,各种文创产品也广受好评。”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茜介绍,本月10日,该馆还在张謇纪念馆开设沉浸式中医药非遗体验课堂,吸引了“第七届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研学团队的参与,琳琅满目的药材标本与手工实践点燃了学生们的探索热情。

“苏超”开赛以来,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300余名游客,举办研学专场2~3场。“平均每个研学项目45元/人,其中,中药香囊、薄荷冷香丸、中药扇面画尤其受到游客们的喜欢。目前,博物馆每月中药香囊的销售额就达1.7万元。”张茜透露,眼下,他们就接到来自新疆伊宁一个研学团的“新订单”。“8月31日晚上,他们组团来南通看‘苏超’,第二天就会来博物馆研学。”

 

 

  • 灵芝文化藏玄机 舌尖“菌”味醉游人

 

几天前,54岁的王海红带着一家老小从上海杨浦区自驾来到南通开发区,打卡“中华灵芝文化馆”。“‘苏超’火了之后,我们知道了南通足球踢得好,没想到南通的灵芝也这么牛!”王海红惊喜地发现,这里还能买到灵芝图案的冰箱贴、钥匙扣、旗袍、丝巾、床上用品等,品尝到灵芝拿铁咖啡、灵芝松茸茶,甚至还能走进2500平方米的蕈菌园内,近距离观赏灵芝的生长过程。

作为中国菌物学会科普工作基地,中华灵芝文化馆除了展示近百种国产灵芝,还以大量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我国自古以来博大恢宏的灵芝文化。利用“苏超”持续攀升的热度,该馆围绕红色研学、科普研学、文化研学、劳动研学四大板块,为游客精心设计了以灵芝等食药用菌为特色的精品课程——菌物科普讲堂、体验灵芝种植、巧手绘“芝”、灵菇微景观DIY制作……近期在市委统战部“童声里的中国”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中,来自奥地利、澳大利亚、西班牙、阿联酋的华侨师生代表走进该馆,深入了解灵芝文化、学习菌菇知识并参与菌菇美食制作,反响良好。今年以来,该馆累计接待省内外中小学生5000余人。

今年是中华灵芝文化馆开馆20周年。“我们开发了‘江海菌菇宴’,根据不同的时令,调整菌菇菜品,不断创新融合,让游客尽享舌尖上的美味。”中华灵芝文化馆轮值馆长陈骏骅透露,近期,他们特别推出了“夏韵芝香”主题宴席,吸引了不少沪上游客尝鲜。

 

 

  • 4条线路串珠链  医旅融合赋新能

 

借“苏超”热度持续升温,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深挖中医药旅游资源,创新“中医药+文旅”融合,筛选出20个涵盖科普基地、种植基地、中药企业等六大类的中医药及健康文化潜力点位,嵌入五山、滨江、濠河等城市核心景观,推出“沉浸江海·邂逅南通中医药文化之旅”“自然养生与温泉疗愈之旅”等4条中医药旅游线路,为文旅市场注入“赛事热”与“中医药文化热”的双重动能,打造城市健康旅游新IP。

目前,全市220家旅行社、400多个门店均在售4条养生旅游线路,吸引银发族、学生党等重点人群的关注。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冯赞介绍,根据用餐、住宿标准的不同,4条中医药旅游线路一般为2~3日游,价格在900元~1500元之间。眼下恰逢暑期档,不少南通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中学生研学团成为这条线路的消费主力军,很多家长直呼“平价的消费,不一般的体验”。

本月,《南通市中医药强市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外发布,明确指出“结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和产品”。“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举办南通中医药旅游采风等系列活动,把中医药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健康消费新动能,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区域健康消费需求,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激发城市消费活力贡献更大力量。”市疾控局局长、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徐明表示,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推动“医养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南通特有的中医药资源和滨江临海的生态优势,与更多体育赛事联动,借势提升南通文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让游客不仅能感受到运动的激情,还能体验到养生的乐趣。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