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闭经8月余,伴肥胖、痤疮。
一、病史与四诊摘要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2年月经周期逐渐延长,经量减少,色暗夹血块,末次月经2023年7月。平素畏寒肢冷,腰酸乏力,白带量多质稀,面部痤疮反复发作,体重近3年增加15kg(现体重68kg,身高160cm)。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服达英-35治疗3个月,停药后复发,遂来秦医生工作室求中医诊治。
刻诊:
· 望诊:形体肥胖,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紫暗,苔白厚腻。
· 闻诊:语声低弱,口气微浊。
· 问诊: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间频尿,情绪抑郁。
· 切诊:脉沉滑,尺脉弱。
西医检查:
· B超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单侧卵泡≥12个);
· 激素六项:LH/FSH>2.5,睾酮(T)↑,胰岛素抵抗(HOMA-IR 3.1)。
二、辨证分析
病机:
患者闭经、肥胖、痤疮、舌脉合参,证属 寒湿痰瘀互结,冲任胞宫阻滞。
· 寒: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肾阳虚);
· 湿:白带多、苔腻、便溏(脾虚湿盛);
· 痰:肥胖、脉滑(痰浊内蕴);
· 瘀:经血色暗、舌紫(血瘀胞宫)。
病位:肝、脾、肾三脏失调,冲任二脉失养。
三、治疗经过
治则:温经散寒、化痰除湿、活血调经。
方药:五积散加减(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 基础方: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甘草6g(平胃散+二陈汤化湿痰);
· 加麻黄6g、白芷10g(散寒通阳);
· 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2g(养血调经);
· 干姜10g、肉桂6g(温肾暖宫);
· 枳壳10g、桔梗10g(行气开郁)。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
四、疗效观察
二诊(2024年3月25日):
· 畏寒减轻,白带减少,痤疮消退;
· 舌苔转薄白,脉沉细。
调整:去麻黄、白芷,加菟丝子15g、淫羊藿10g以补肾阳。续服14剂。
三诊(2024年4月10日):
· 月经来潮,量少色暗,4天净;
· 体重下降3kg,情绪改善。
调整:加桃仁10g、红花6g增强活血之力,继服1个月。
随访(2024年6月):
月经周期恢复至35~40天,体重稳定,激素水平改善(LH/FSH降至1.8,睾酮正常)。
五、五积散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 组方特点与妇科病机高度契合
五积散由平胃散、二陈汤、四物汤等化裁而成,涵盖 解表、温里、化痰、活血、行气 五法,恰对应妇科“寒、湿、痰、瘀、郁”核心病机。
2. 多靶点调节妇科疾病
· 温通胞宫:干姜、肉桂改善卵巢血流,促进卵泡发育;
· 化痰减肥:苍术、半夏调节胰岛素抵抗,减轻肥胖;
· 活血调经:当归、川芎纠正高雄激素血症;
· 疏肝解郁:枳壳、桔梗缓解情志障碍。
3. 临床扩展应用
除多囊卵巢综合征外,五积散还可用于:
· 痛经(寒凝血瘀型);
· 不孕症(痰湿阻滞型);
· 更年期综合征(脾肾阳虚兼痰瘀)。
六、按语
本案通过五积散“异病同治”思路,体现中医 整体观 和 辨证论治 精髓。现代女性因饮食不节、压力过大,常形成“寒湿痰瘀”体质,五积散通过多途径干预,较西药激素治疗更具 根治性 和 安全性。然需注意:
1. 辨证需精准,湿热证忌用;
2. 疗程需足,配合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