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民族药资源,但资源家底不清、产业数据不明,难以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要求。
该项目围绕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摸清资源家底过程中,理论和技术均取得创新性突破。构建多年生草本药材总蕴藏量、经济量、年允收量数学计算模型,首次建立贵州中药资源管理数据库。指导完成全省88个县(区、市)中药资源普查任务,明确贵州有中药资源6352种,发表植物新属1个、新种11个,发现贵州省新分布种21个;栽培药用植物224种。提出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功效推测理论。建立贵州中药材生产统计和市场交易服务技术平台。创建“三个结合”教学模式,《药用植物识别与鉴定》课程入选贵州省金课和国家一流课程。主编书籍、出版专著26部;发表文章88篇;获软件著作权1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布行业团体标准9项;相关成果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全国行业学会和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