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康,男,1956年6月生,江苏常熟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二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事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5年,擅长治疗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等疾病,以及外科疑难疾病及危急重症。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5部,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等。
组成:金银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粉萆薢10克,黄柏6克,生薏苡仁15克,泽泻10克,川牛膝10克,牡丹皮10克,马鞭草15克,茯苓10克,滑石10克,盐车前子10克。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主治:发生于人体下部(小腹、会阴、臀部、下肢等处)的阳证疮疡类疾病,如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皮肤湿疹或足癣感染等证属湿毒蕴结或湿热下注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晚温服。亦可待煎剂温度适宜(40~50度)时将其湿敷于患处,每日3~4次。
禁忌:肝肾阴虚或脾胃阳虚者慎用。
方解:生于人体下部(小腹、会阴、臀部、下肢等处)的疮疡,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湿毒之邪或素体湿盛,湿热邪毒内蕴或湿热下注,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热肿胀、疼痛瘙痒,滋水淋漓,小便色赤或混浊不清,病初或伴有全身怕冷发热,口渴欲饮,大便干结等症。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洪数。湿性下趋、重浊黏腻,宜化宜利;湿热邪毒蕴结,又需清解热毒。故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法。
方中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萆薢、黄柏、生薏苡仁、泽泻利湿消肿为臣药;川牛膝、牡丹皮、茯苓、马鞭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为佐药;滑石、车前子利湿消肿、引药下行为使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有效对抗细菌毒素,减少炎性渗出,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微循环和增强免疫功能。
加减:急性期有全身发热者加石膏20克、知母10克、半枝莲15克;口渴欲饮者加天花粉10克、生地黄10克、玄参10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克、芒硝15克;疼痛明显者加乳香6克、没药10克、地龙15克。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