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8月17日,宜宾国际会展中心迎来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政府部门、国医大师、专家院士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家代表约700余人齐聚宜宾,共商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计,同绘中医药传承创新、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促发展:大会正逢其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对中医药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际举措,同时也是推进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川渝滇黔四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盛会。
乌蒙磅礴,药香千古。泛乌蒙山区域毗邻川渝滇黔四省(市),幅员超13万平方公里,涉及70余个县(市、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为一体,曾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又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生态条件,孕育了3000多种品质上乘的中药材。
乌蒙山区山水相连、生态相近、人文相似,有共建的“基因”,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道地药材。但因缺乏综合统筹和有效协调的机制,乌蒙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曾一度受困。为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深化川渝滇黔中医药合作,2019 年,四川省中医药局与云南、贵州签署合作成立中医药区域发展联盟协议。2020 年,川滇黔中医药部门及39 个县级政府在筠连县成立乌蒙山中医药发展联盟。2022 年,四川省与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编制发布《乌蒙山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23—2030 年)》。2023 年,重庆市 6 个县(区)加入联盟。联盟后,片区各县(市、区)可根据自身特色错位发展,合理布局品种、基地、加工等,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8月16日,泛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成员已扩大到辐射川渝滇黔四省(市)的泛乌蒙山区域的10个市(州)54个县(市、区)。作为泛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的发起县,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晓丹表示,接下来还将制定《乌蒙山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中医药发展格局。同时,将以联盟为载体,深化川渝滇黔四省(市)交流合作,打造乌蒙山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试验区;探索建立乌蒙山区中医医联体,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科研等方面协同共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此背景下,为更进一步推动乌蒙山片区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正逢其时。
当天活动中,四川中医药管理局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四省(市)科研机构签约共建乌蒙山中药材系统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四省(市)中医药主管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伯礼、朱兆云、陈士林等3位院士分别做了题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传承创新 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底层核心技术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
这场盛会让大家在思想碰撞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对标学习中博采众家之长,进一步深化乌蒙山区域协作,带动四省(市)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搭平台:145家企业赴“中医药盛宴”
产业兴、药香浓,洽谈合作正当时。会议期间,来自四个省(市)的中医药企业竞相拿出“拳头产品”进行宣传展示,并成功举办了中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吸引了众多业界同仁和观展市民的目光。
在国际会展中心A馆内,145家参展企业热情高涨,踊跃参展,展台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见证了这场“中医药盛宴”的繁荣景象。
“这是我们企业第一次参展,我感受到这次会议规格很高,组织井井有条。”重庆华森制药省区总经理李行表示,本次大会为企业搭建了一个与上下游同行深入沟通、信息互享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本次大会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并认可企业的产品,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川芎、麦冬、续断、天麻、三七、黄连……乌蒙山中药材根深叶茂,品质优良。李行希望通过这次参展,能够进一步拓宽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渠道,能够在原料采购时能够选到更道地、更优质的中药材。
本次大会有20家本土企业参展,主营中医药养生茶品的“宜人本草香饮铺子”分外抢眼,尤其吸引了大量已不满足于“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年轻人青睐。
宜宾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管康复治疗师何蕾介绍,这些饮品是由宜宾市中医医院研发成果转化而成,以中医名方为基础,以自然的水果和药食两用材料为主材,追求药食同源、体质养生。
“目前我们总共开发了26个产品,包括‘茶饮+中医药’‘咖啡+中医药’‘香饮+香疗’等系列。”何蕾展示了一杯名为“衣渐宽”的香饮饮品,它的成分有薏仁、砂仁、陈皮、山楂等,取自中医经典名方“平胃散”,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等功能。
市民余璐好奇喝了一口“衣带宽”,连夸“好喝”,“味道清新,带有淡淡的中药香,很符合年轻人追求养生的心理。”
话前景:谱写四省(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篇
本次大会既是乌蒙山片区、川渝滇黔中医药发展进程中的盛事,也是宜宾中医药发展史上的盛会。
作为川渝滇黔泛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发起地,宜宾中医药资源丰富,有药用资源植物1700多种,其中规模化种植川产道地药材44种,占全省川产道地药材超过51%。近年来,宜宾在加快建成中医药强市的大道上阔步前行,构建了“制度设计+综合政策+配套办法”政策架构,出台加快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十条措施,提出“推动优势道地中药材基地高质量建设”等13项工作任务。
宜宾单独组建市中医药管理局,增设市中医药科学研究所,新设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每年预算5000万元资金专项支持发展。同时参与葛根国际标准制定,创立“宜人本草”大健康品牌,传统苗医药获国家专利18项。今年,宜宾成功入选四川唯一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地区,为中医药发展再添新动能。
展望未来,宜宾将如何在乌蒙山中医药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此,宜宾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江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发挥宜宾中药材资源富集、区位独特等优势,与联盟各成员单位一道在药材种植、流通加工、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全力推动乌蒙山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跨区域合作互利共赢,谱写川渝滇黔四省(市)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振兴新篇章。(宜宾融媒 张新 滕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