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下颏痤疮与心火旺、中焦寒
来源:《意象思维与中医临床》 2023-04-29 [中医临床]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一位41岁的女性患者来求诊,诉下颏痤疮20年。患者20年前夏季出现下颏部痤疮,呈红色结节型,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一直在四处求医,但是效果不明显。平时容易嗳气,胃脘部冷,肠鸣,大便正常。夜尿多,每夜2~3次,腰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诊:右脉沉细紧;左脉紧,双寸脉滑大。月经24日一行,持续2日,量少。腹诊:胃脘部皮温很低,局部略硬。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属火”“其华在面”,故面部鲜亮红色痤疮多与心火相关。患者下颏痤疮常于经前加重,说明该痤疮与月经关系密切。《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胞脉络于胞中,属于心,因此经前女性胞中阳气旺盛,循胞脉而入心,加重下颏痤疮。经前女性体内阳气蓄积到极点,所以下颏痤疮也会加重。行经时,阳气随经血排出,体内阳气恢复到平时的状态,所以下颏痤疮减轻。

 

 

 

心火不降源于中焦之寒

 

 

患者除了下颏痤疮严重且经前加重外,尚有嗳气,胃脘部冷,肠鸣,夜尿多,腰酸等症。平时嗳气,说明胃气通降不畅,腹诊时发现胃脘部皮温低也说明了寒阻脾胃。查右脉沉细而紧,亦表明脾胃寒盛。双寸脉滑大,说明心肺火旺。腰酸、夜尿多,说明下元阳虚。人体正常状态下,心火下行温暖肾水,今患者上焦心火旺盛,下焦肾寒,实乃心火不能下温肾水的原因。心火之所以不能下降以温肾水,实乃中焦脾胃寒盛,阻滞心火下降通道导致的。
 

 

 

清心肺火、祛脾胃寒

 

 

据证及舌脉,诊断为下颏痤疮,中焦寒阻、心火上逆、肺热证。

 

处方:黄芩30g、黄连6g、麸炒苍术9g、姜厚朴9g、陈皮9g、炙甘草6g、柴胡6g、蒲公英18g、麸炒白术9g、干姜6g、制巴戟天9g、姜半夏6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用。忌生冷食物。

 

患者1周后复诊,诉下颏部痤疮减少,夜尿减少。上方加减继续服用2周后,下颏痤疮几乎消失,只留下一些坑坑洼洼的痕迹。嘱其停药后继续忌口,并每日双手搓热后,劳宫穴重叠,盖于中脘穴,紧贴皮肤顺时针揉腹500圈。然后双手大鱼际重叠,从鸠尾穴下推至曲骨穴10次。

 

随访3个月,下颏痤疮无复发。

 

此患者下颏部痤疮20年,反复治疗多年,更换过很多医生,大多处以清热解毒之品,但是效果却不明显,甚至导致中焦脾胃寒邪更盛,反而加重了下颏痤疮。其原因是没弄清楚下颏痤疮的真正病因。

 

人有五脏,心肺在上,肝肾在下,脾胃在中州。正常状态下,心火通过脾胃所在的中焦下降入肾,温暖肾水。如果中焦脾胃寒气阻滞气脉,则心火下降通路不畅,日久则心火不能下达,反折而上克伐肺金,火邪上走咽喉、下颏部位而发病。故以黄芩、黄连清心肺火,以平胃散加半夏、白术、干姜等祛中焦寒而降气,以巴戟天温肾水,总览全方,可促进心火下行温肾水,恢复正常生理状态而治愈下颏痤疮。

 

 

按语

该病的形成与患者年轻时夏季贪凉饮冷有关。患者夏季为了解暑,曾过度食用冷饮、冰镇西瓜等,导致脾胃寒气严重。心火在夏季得天时,而更加旺盛。心火不得下行,而出现下颏痤疮。

 

另外,曾见一位患者,每当食用冷饮后即发生面部痤疮,每当食用辛辣食物后,则面部痤疮消失。患者不解其中原因,因为她一直认为吃辛辣食物后才会导致痤疮加重。其实该患者的病因也在中焦脾胃寒盛。用了芩连平胃散为主调理并忌口寒凉食物后,患者面部痤疮亦消失。

 

特别提示:

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