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缪灿铭:清热平肝治疗高血压病
来源:广东中医药 2023-04-25 [其它] [名医论坛]

【基本资料】

 

林某,男,时年53岁。

 

患者以“反复头晕一月”就诊,曾于急诊就诊血压160/100mmHg,诊断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症状未改善,仍有头晕,为寻求中医治疗,遂于2021年12月09日至中山市中医院缪灿铭教授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刻诊:面红发热感,有痰,口臭,大便烂,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血压150/92mmHg。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眩晕(肝热阳亢)。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

治法:清热平肝。

处方柴胡10g、白芍10g、川楝子10g、黄芩10g、石决明25g(先煎)、决明子15g、珍珠母25g(先煎)、钩藤15g(后下),共7剂,水煎内服,日1剂,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12月16日

 

头晕改善,血压维持在110-130/60-72mmHg,面红发热感减轻,痰少,口臭减轻,大便稍烂,伴腰腿疼,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守上方加杜仲10g、桑寄生10g、牛膝20g。水煎内服,共7剂。追踪患者症状缓解,血压稳定。

 

病案分析:

本例患者使用单纯西医治疗不能改善症状,患者嗜烟酒,根据临床症状,患者肝热内盛,耗伤肝阴,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故辨证为肝热阳亢,治以清热平肝之法。柴胡清肝火,生白芍滋补肝肾之阴,柴胡与白芍配伍疏肝养血,透邪解郁;川楝子、黄芩清邪泄热;决明子、钩藤、石决明、珍珠母平肝熄风。服药后,患者症状缓解,血压降至正常,二诊,有腰痛肾虚情况,加用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佐以熄风。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决明子的水浸液、醇水浸液和乙醇浸出液对麻醉的狗、猫、兔有降低血压及利尿作用,可使自发性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降低。桑寄生含广寄生苷即扁蓄苷,并含槲皮素等,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杜仲水提取物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具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且降压疗效平稳、无毒、无不良反应[1]。

 

 

【按语】

 

高血压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因素所致。陈修园把眩晕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风”、“火”、“痰”、“虚”四字,与肝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眩晕》华岫云按,认为眩晕乃“肝胆之风阳上冒”,其证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之别,治法亦有治胃、治肝之分。火盛者先用羚羊角、山栀、连翘、花粉、玄参、鲜生地、丹皮、桑叶以清泄上焦窍络之热,此先从胆治也;......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充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

 

高血压眩晕重点必须分清虚实,虚者多为肝肾气血亏虚,肝风内动;实者多为肝火、肝热上炎,或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前者补肝肾,调气血,熄风镇潜;后者泻肝火、清肝热,或燥湿化痰,方能取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Yu HR,Qu ZY,Yf W,Chen JS. Effects of Semen Cassiae anthraquinone glycoside on blood pres⁃ sure,urinary albumin and β2-microglobulin in hyper⁃ tensive rats[J]. Chin J Gerontol(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21):6041-6042.

 

【来源:中山市中医院 ,医学指导:缪灿铭 主任医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