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吴芳汀:清热宣肺、化痰止咳、行气通腑治疗咳嗽案
来源: 广东中医药 2023-01-10 [其它] [名医论坛]

【基本资料】

 

黎某,男性,时年60岁,2020年9月22日初诊。

 

患者于2019年11月在外院体检发现右上肺肿物,并有CEA升高(>5ng/ml),当时无明显咳嗽、咯痰、气促等不适。2019年12月27日查胸部CT:右上肺癌并右侧肺门淋巴结转移。CEA升高至45ng/ml。CA125:17.3U/ml,CA19-9:110.4U/ml,遂于2019年01月14日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化疗后复查见肺部肿瘤有所缩小,后患者拒绝继续进行化疗,并在院门诊随诊。

首诊证候

 

主诉:发现肺部肿物1年余。

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口角歪斜,左侧面部肌肉时有痉挛不适,时有头痛,恶心欲呕,咯痰黄白带血丝,声音嘶哑,小便调,大便秘结不通,口气秽臭,纳眠可,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既往史:否认慢性内科疾病史。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双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性啰音。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病例体征。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咳嗽。

证候诊断:痰瘀互结化热,腑气不通证。

西医诊断:肺恶性肿瘤(右上肺鳞状细胞癌右肺门淋巴结、脑转移IV期)。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止咳,行气通腑。

处方:

白芍10g、薏米20g、半枝莲20g、甘草10g、蛇舌草20g、茯苓20g、桃仁20g、郁金20g、全虫10g、苇茎20g、川断20g、补骨脂20g、淫羊藿10g、川足2条、钩藤15g、天麻15g,日一剂,煎水服,共7剂。

 

随诊过程

 

 

二诊:2020年10月13日

 

神清、精神疲倦,口角歪斜,左侧面部肌肉痉挛较前有所减轻,仍有头痛,恶心欲呕较前减少,咯痰黄白带血丝,声音嘶哑,小便调,大便秘结不通,口气秽臭,纳眠可,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处方:

白芍10g、薏米20g、半枝莲20g、甘草10g、蛇舌草20g、茯苓20g、桃仁20g、郁金20g、全虫10g、苇茎20g、川断20g、补骨脂20g、淫羊藿10g、川足2条、钩藤15g、天麻15g,日一剂,煎水服,共7剂。

 

三诊:2020年10月21日

 

神清、精神疲倦,口角歪斜,左侧面部肌肉痉挛轻,头痛减少,恶心欲呕减少,咯痰黄白带血丝,声音嘶哑,小便调,大便秘结不通,口气秽臭,纳眠可,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处方:

白芍10g、薏米20g、半枝莲20g、甘草10g、蛇舌草20g、茯苓20g、桃仁20g、郁金20g、全虫10g、苇茎20g、川断20g、补骨脂20g、淫羊藿10g、川足2条、钩藤15g、天麻15g、白芷15g,日一剂,煎水服,共7剂。

 

四诊:2020年10月28日

 

神清、精神较前好转,已无口角歪斜,左侧面部肌肉痉挛较前明显减轻,头痛好转,未见恶心欲呕,咯痰黄白带血丝,声音嘶哑,口干口苦,口气秽臭,小便调,大便秘结,纳眠可,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处方:

白芍10g、薏米20g、半枝莲20g、甘草10g、蛇舌草20g、茯苓20g、桃仁20g、郁金20g、全虫10g、苇茎20g、川断20g、补骨脂20g、淫羊藿10g、川足2条、钩藤15g、天麻15g、白芷15g、茵陈15g,日一剂,煎水服,共7剂。

余后多次就诊,服用中药后症状逐步改善,带瘤生存,生存质量提高。

 

 

【按语】

 

患者年过六旬,年老脏腑气机渐衰,邪毒内生,伤及肺气,肺属金,脾属土,子病及母,肺气虚则累及脾脏,“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虚水谷津液运化失职,痰湿内生,加之肺气虚则不能助脾运化津液,滞留日久而成块而成肺癌。《医学入门》曰“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痰与食积,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积聚徵瘕。”故患者辨证为气虚痰瘀互结。病位在肺,与脾有关。患者出现脑转移,综合治疗中采用针对转移瘤、右上肺肿物伽马刀治疗。中医学认为:射线是火毒之邪,火毒之邪入里化热,炼液为痰,炼津为痰,痰热阻壅于肺,热不得泄,痰火阻滞于脑络,浊气不降,肺气不宣,故常见大便秘结不通,口干口苦口臭等见证。故治宜清热化痰,行气通腑。

 

千金苇茎汤并以小承气汤合义行气通腑,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通腑泄热之功。而疾病变化,患者证型逐渐由邪实转为正虚邪恋,伤及气阴,肺热津亏,气阴脾肾两伤,故治疗方面更加以注意顾护脾肾正气,而且还注重清除未去之邪毒,清热、化痰、益气、养阴、补益脾肾等法并用,扶正祛邪两顾,补虚而不恋邪,调整机体内环境,从而减轻放射性所致损伤。患者虽出现了骨、脑等转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现代医学积极治疗的同时,采用多方式、多角度的中医药治疗减毒增效,既将现代医学治疗的治疗效应发挥到极致,达到缩小肿瘤的效果,又可以扬长补短,防治因治疗带来的相应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本案编者:袁卓杰)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汕头市中心医院,作者:吴芳汀 主任中医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