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养生法(上)
李老的五脏养生法有“十字诀”,曰“养心、调肝、理肺、健脾、补肾”,这套养生方法不仅包括运动,还包括心理、饮食、工作、睡眠等多个方面,可谓对五脏的全方位呵护,有“安和五脏”的作用。这是李老多年揣摩总结出来的一套五脏运动法。坚持训练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
1. 养 心
五脏以心为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李老强调五脏养生,首推养心。心主神明,养心要先养神,《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意思是内在精神情志安定了,体内的气血就会协调地运行,就不容易发生疾病。
生活中的李老谦逊随和,遇事多能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不过忧,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也能很快转移注意力,从来不会耿耿于怀。在控制不住情绪时,李老最常做的就是先深吸气,然后憋气5秒以上再呼出,如此反复9次以上,情绪自然就慢慢平复了。“生气是最划不来的,解决不了问题,还把自己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影响健康,所以要少生气、不生气。”李老说,“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要经常反省自己,保持心神的虚静安宁状态。这是李老养“心”的诀窍。
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养心的好方法。李老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达七八个小时,为保证睡眠的质量,李老每天晚上会搓手心和脚心,顺时针、逆时针,直到搓热了再睡。“心为火,肾属水。正常情况下,肾水要上升滋养心火,以免心火过旺;心火要下降温养肾水,以免肾水过寒,达到水火交融、阴阳平衡的状态,这叫水火既济。如果肾水不足了,心火就会旺盛,除了会失眠,还会导致别的症状。手心上有个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脚心上的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同时搓热,可以起到水火既济、改善睡眠的作用。”李老讲解道。中午李老还要睡上1小时余,这是因为午时是心经活动最活跃的时辰,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这时休息能保护心气。
在药物补养方面,常用西洋参、黄精等代茶饮,以益心气养心阴。如李济仁养生茶中就含有西洋参,这个茶李老喝了几十年。食物选择方面,可以多食用一些偏红色的食物,如红豆、红薯、胡萝卜(最保护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红辣椒、红枣、番茄、山楂、覆盆子、草莓等。
2. 调 肝
肝主疏泄。小发怒可以疏泄肝脏的抑郁之气,顺从肝脏的自然条达之性,从而保护肝脏。但大怒却能伤肝,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内经》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yù,通‘郁’)于上,使人薄厥……”意思是大怒可以使人血郁于上,甚至使人发生昏厥,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大骂王莽、三气周公瑾,都是诸葛亮利用对手的性格缺陷或情绪驾驭能力低下,而杀人于无形的典型案例。
日常生活中,肝阴不足的人会很容易发怒,而高血压者多是肾阴虚的,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脾气很急躁。李老是高血压患者,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平时注重对情绪的控制,“要做情绪的主人,不要做情绪的奴隶,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避免动辙大怒,否则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李老如是说。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睡眠质量好,血能充分地在肝脏停留,使肝得到更多的营养,可使肝脏的功能得到强化。所以李老反复强调,晚上一定要按时上床休息。经常熬夜或睡眠质量差的人面色晦暗、容易发怒,说明是肝的功能受到了损伤。失眠的人,除了睡前搓手心脚心,还可以搓脚背,从脚背最高点往大脚趾和二脚趾结合部方向推,反复推热,或者点按至有酸胀感,可以清肝养肝,帮助睡眠。
此外,肝主筋,“肝者,罢极之本”,过度疲劳会伤筋伤肝,故养肝还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李老说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较难,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因为是“张一帖”第十四代传承人,总有十里八乡或省内外的患者慕名而来。“人家大老远地来看病,你总不能不看完就下班吧!”李老经常如是说。过去,李老出诊,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路也是常有的事,说不累那是假话。只是每当患者露出满意的笑容,所有的疲劳都会一扫而光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不过度疲劳为佳。”李老说。
饮食宜清淡,可以多食用一些绿色的食物,如西蓝花、绿豆、菠菜(最养肝的菜)、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莴笋、荠菜(有清火降压作用)、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绿苋菜、萝卜菜、青菜、苦瓜(最去心火)等。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血。李老有时饭前会品两口小酒,他认为“少量饮酒非但不伤肝,而且还能活血化瘀、温通四肢,促进血液循环”。但是不能酗酒,过量饮酒会伤肝,日久会发生不可逆的肝病,后果十分严重。
特别提示:
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济世仁医:传奇国医家族的医养之道》,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张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