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欧洲距离解禁有多远?
来源:参考消息 2020-04-15 [医疗] [医疗资讯]
欧洲国家刚刚送走了每年春季的复活节假期。作为新冠疫情“震中”,处于隔离措施之下,这恐怕是欧洲近年来最冷清的一个节日。不过,带给欧洲民众一些盼头的是,多数欧洲国家近日出现疫情放缓趋势或积极迹象。迫于生活掣肘和经济负担,尽快按下“重启键”的声音开始出现,但不同群体对此诉求并不一致、心态也颇为复杂。疫情中的欧洲距离“复活”还有多远?

欧洲“重灾区”传来一些积极消息

 

一方面,欧洲很多国家出现疫情轻微放缓趋势或一些积极迹象。

 

以世卫组织4月13日公布的疫情数据为例,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仍名列欧洲确诊病例最多的前列。不过,西班牙单日新增病例数为3月21日以来最低值,意大利重症病例连续第十天下降,法国重症病例和英国新增死亡病例均比前一日有所下降。德国累计治愈人数超过现存病例数。

 

 

另一方面,疫情还在欧洲国家持续扩散。

 

爱尔兰成为继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瑞士、葡萄牙、奥地利、瑞典之后,第12个确诊病例过万的欧洲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近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强调说,当前欧洲地区确诊病例约占全球病例一半,仍是新冠“大流行”的中心,尚未到放松管制之时。

 

 

试水“部分松绑”

民众立场和心态不同

 

欧洲各国采取了不同策略。

 

一方面,隔离措施不敢轻易松懈。

 

意大利“封城”措施原定4月13日结束,再一次宣布延长,至5月3日。法国“禁足令”也将延长至5月11日。英国政府表态预计不会在本周调整防疫措施。

 

 

另一方面,随着采取隔离措施越来越久,承受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国家开始试水“部分松绑”策略,或给出预期。

 

比如,法国幼儿园和中小学5月11日后将视情况陆续复学,高校开学日将推迟至9月,但易感染体弱群体仍将需要遵守限制措施。

 

再如,德国国家科学院13日发布报告建议德国有条件地逐步放松现有措施,但强调“遏制疫情快速发展依然是首要任务”。其中,因各年龄段自理能力及学习能力不同,小学和初中可先行复课,高中可稍后复课,幼儿园只能极其有限地开放。

 

 

不过,欧洲不同国家和不同群体对复工、复课等措施的心态也不尽一致。

 

比如,丹麦政府原计划4月15日起重新开放日托中心、幼儿园和学校0至5年级,但一批市政府宣布复课计划不得不推迟。在社交媒体上,4万名家长成立了“我的孩子不是新冠病毒小白鼠”小组,反对政府让低龄儿童首先复课的决定。

 

呼吁国际合作为“康复”铺平道路

 

 

“我怎么感谢都不为过,他们救了我一命。”感染新冠病毒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出院后对医护人员如此表达感激之情。

 

经历过生死才知生命之贵。目前欧洲疫情只是出现了轻微放缓态势,确诊人数还在持续攀升,欧洲各国应权衡各自情况,审慎应对,科学决策。

 

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应对疫情给全球经济民生带来的长期影响,都需要欧洲各国之间、与其他国家及地区通力协作,互帮互助,联手打好抗疫“组合拳”,真正为“康复”铺平道路。

 

 

何时才能“松绑”?

世卫组织给出六项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3日表示,一些国家正在考虑解除疫情期间实施的居家隔离等限制措施。现有经验表明,解除限制措施前应综合考虑6项具体标准。具体包括:

 

  • 疫情传播已得到控制。

     

  • 卫生系统已具备发现、检测、隔离和治疗每个病例并追踪每个接触者的能力。

     

  • 卫生设施和疗养院等特殊环境中疫情暴发的风险已被降到最低。

     

  • 工作场所、学校和其他人们必须前往的地方已采取预防措施。

     

  • 输入性病例风险可控。

     

  • 社区已通过充分教育、参与和授权来适应疫情“新常态”。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