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新冠肺炎疫情环球资讯汇总---4月10日
来源:世界传统医药网 2020-04-10 [医疗] [医疗资讯]
  • 全球疫情数据

 

来源:腾讯网 北京时间 4月10日 14:00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46万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今天(10日)9点32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462135例,累计死亡病例为16672例。

 

 

 

特朗普:美国已完成200万次新冠病毒检测,没必要对所有人进行大规模检测

 

来源:环球网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博雅琪】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在9日召开的白宫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透露美国现已进行了超过200万次新冠病毒检测,并形容说这些检测“高度精密复杂也高度精确”。

 

“我们在美国完成了200万次(新冠病毒)检测。”CNN说,特朗普随后补充称,这些检测“高度精密复杂也高度精确”。CNN注意到,在发布会稍早时候,特朗普还曾表示,“其他国家正在关注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我们的检测行动无疑已成为最精密和最好的那种。”

 

不过CNN说,特朗普同时承认,当人们重返工作岗位时,美国将不会针对所有人进行大规模新冠病毒检测,他称没有必要这样做。

“我们想这么做,我们将看看我们是否会这么做。你需要(检测)吗?不。那这是一件好事吗?是的。我们现在说的是3.25亿人,你可以想象的到,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这件事也不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其他国家是这么做了,但他们是以一个有限的形式进行。我们有可能会成为这个群体的领导者。”CNN援引特朗普的话说。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05时58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456828例,累计死亡病例为16478例,仍是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CNN:模型预测美国8月前新冠肺炎病毒死亡人数将下降至6万人

 

来源:环球网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刘洋】CNN消息,最新模型显示,美国新冠肺炎病毒死亡人数将下降至6万人(在今年8月前)。此前模型预测,这一数据为8.2万人。目前,美国死亡病例总数已超过1.4万人。

 

 

 

纽约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7521例,累计确诊近9万例

 

来源:环球网

  •  

【环球网快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纽约市政府网站公开消息,9日,纽约市新增752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518例。

 

报道称,截至目前,纽约市已累计报告87725例确诊病例,其中4778例死亡。

 

 

 

特鲁多:加拿大首波疫情夏天前无法结束 人们需居家数月

 

来源:海外网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路透社)

【海外网4月10日|战疫全时区】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9日表示,加拿大人将需要待在家里并保持人际距离数月,因为加拿大的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要到夏天才会结束。他还表示,在出现疫苗后加拿大才能恢复常态,而这可能需要一到一年半的时间。

美联社9日在报道中指出,这是特鲁多迄今为止就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最为直截了当的表态。早前,加拿大高级公共卫生官员曾预测,新冠病毒可能会导致该国至少4500人死亡。有卫生官员也指出,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措施,模型显示多达80%的加拿大人可能会被感染。

特鲁多提到,加拿大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第一波疫情要等到春季末才能达到顶峰。他也将新冠病毒称为“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挑战”。“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新常态,直到研制出疫苗为止都会是这样。”他还表示:“我们需要保持距离,待在家里并洗手。”

特鲁多表示,一旦加拿大度过了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浪潮,一些经济活动将再次开始。“重要的是,人们必须了解的一点是,我们将必须保持长达一年或一年半的警惕。”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9日9时30分左右,加拿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20654例,累计死亡病例503例。加拿大政府机构早前宣布,该国3月份失去了超过100万个工作岗位。(海外网 张霓)

 

 

 

墨西哥累计344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死亡病例上升到194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墨西哥当地时间4月9日,墨西哥卫生部宣布,截止到墨西哥当地时间4月9日晚上7点,墨西哥全国确诊3441例新冠肺炎病例,较前一天新增了260例。

另外还有10105例疑似病例,而此前排除的疑似病例已经累计到17950例。同时,墨西哥全国确诊死亡病例较前一天新增20例,总数已经上升到194例。(总台记者 盛嘉迪 吕兴林)

 

 

 

哥伦比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2223例 将加大对密接者的检测力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哥伦比亚卫生部当地时间9日宣布,该国新增16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223例,死亡病例升至69例。

哥伦比亚卫生部证实,首批采购的4.7万多份新冠肺炎快速检测试剂已运抵哥国内并将投入使用,第一阶段将加大对密切接触者的病毒检测力度,随后会陆续扩发检测人群范围。(总台记者 高雪)

 

 

 

巴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7857例 各州寻求联邦政府财政支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截至当地时间4月9日14时,巴西全国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7857例,比昨日新增1930例,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死亡病例141例,全国累计死亡病例941例,目前死亡率升至5.3%。截至8日,巴西全国已有34905人因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而住院。78%的死亡病例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60岁以下的有哮喘病和肥胖症的人士也属于高风险人群。

巴西各州为抗“疫”支付了庞大的费用,纷纷向联邦政府寻求帮助,提出增加预算等需求。米纳斯吉拉斯州今年的预算赤字预测将从133亿雷亚尔增长到208亿雷亚尔,而更依赖石油贸易的里约热内卢州今年的整体收入预计将减少150亿雷亚尔,而圣保罗州财政厅厅长恩里克•梅雷莱斯称,今年内该州最多会减少160亿雷亚尔的流转税收入。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巴西国会正在讨论援助方案。

当地时间8日,政府公布了一项临时措施,联邦政府将拨出9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豁免费用,为低收入群体免除4月至6月的每月不超过220度用量的电费,此项措施正在等待国会的批准。

 

巴西卫生部已经预定了900万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截至9日已到货90万套,巴西仍面临检测试剂、个人防护用品和呼吸机不足的情况。卫生部的技术评估显示巴西的医疗系统结构、医护用品和接诊能力在面临疫情冲击时均不具备足够的应对条件。

此外,在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巴西医生和科学家们在是否应该只为重症新冠肺炎病人使用氯喹的问题一直在争论不休。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曾在多个场合呼吁使用该药。

(总台记者 徐丹娜)

 

 

 

阿根廷新增9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1894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9日晚,阿根廷卫生部公布,24小时内新增9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国累计1894例。最近24小时还新增14例死亡病例,是阿根廷自从出现死亡病例以来,单日增加最多的一天。目前全国累计死亡病例达到79例。

9日当天,阿根廷卫生部还公布,全国已有142个实验室对14850个样本进行病毒检测,单日最多检测样本达1520个。卫生部官员介绍,目前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比例处于10%到20%的区间内,这一数值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检测效率。如果阳性比例大于20%,则说明检测力度不够,如果这一比例低于10%,则说明检测样本数过多。

目前,阿根廷政府正在研究将原定于4月12日结束的全民居家隔离政策再次延期,具体期限尚未确定,预计将在本周末由总统费尔南德斯宣布。(总台记者 陈昱 刘欣)

 

 

 

西班牙首相暗示疫情逐渐稳定:“火势”开始得到控制,抗“疫”将取得全面胜利

 

来源:环球网

  •  

【环球网报道】“火势开始得到控制”,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9日在马德里向议会议员暗示,该国新冠疫情情况可能正在逐渐稳定。

BBC报道截图

报道称,桑切斯当天说,西班牙即将度过疫情最严重的阶段,该国将在抗击新冠疫情上取得“全面胜利”。

桑切斯资料图

报道还称,9日当天,西班牙议会议员还远程进行一次议会辩论,之后同意将该国紧急状态延长至4月26日。桑切斯表示,西班牙施行的严格控制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报道提到,目前,西班牙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5.2万人,居欧洲首位。此外,该国报告死亡病例15238人。

报道还提到,在桑切斯作出上述表态前,有消息传出,欧盟财长已经同意向遭受疫情打击的欧洲国家提供500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

 

 

 

逐步复工! 复活节后企业将被分为3个等级! 率先"解禁"大区竟含重疫区?

 

来源:欧洲时报意大利版

 

近日,有不少意大利媒体表示,复活节后(4月13日)政府或将放松管控措施,允许部分行业复工。全国工伤事故保险局(INAIL)称,他们将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行业实施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实现逐步复工。

 

虽然部分行业可以复工,但人们出门恐怕还要等到5月。有媒体认为,5月4日是个关键节点,意大利会进入抗疫第二阶段,不过民众不能放松警惕,否则之前的牺牲与努力将前功尽弃。

 

截至4月9日18时,意大利确诊人数共143626人,死亡18279人,治愈28470人,较前一日新增4204例确诊病例、610例死亡病例。

 

 

· 禁令或延长民众仍需待在家中,但部分行业可以逐步复工

 

《晚邮报》9日报道,意大利当前禁令有效期是复活节之后的4月13日。不过,媒体称,总理孔特预计将会在本周六(4月11日)宣布禁令再次延长两个星期至4月26日。届时,民众将仍需遵守待在家中的禁令。孔特称:“在做出这么多牺牲后,意大利无法承受疫情复发的风险。”卫生部长斯佩兰萨也表示:“我们仍处于紧急情况中,必须要谨慎,不能让我们此前的巨大牺牲白白浪费。”

 

根据政府相关机构的建议,政府不会放宽管控措施以及降低警戒程度,将保持现有的严厉措施。书店、甜品店、餐厅等不会开放,但餐厅可提供送餐服务。

 

虽然禁令不会放宽松,但有不少消息称,部分企业或可逐步复工。

 

报道指出,意大利全国工伤事故保险局(INAIL)目前正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将按照风险程度,将各行各业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行业实施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以实现逐步复工。

 

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Confindustria)已经就此提出了复工申请。Cgil Cisl和Uil等工会也已写信给孔特,要求会面评估4月13日之后可以复工的企业范围。

 

· 媒体预测:5月4日进入第二阶段,5月18日部分大区将“解禁”

 

总理孔特4月1日在讲话中指出,意大利抗疫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为艰难的当下,第二阶段是疫情放缓后的“与病毒共存”阶段,第三个阶段则是旨在恢复经济的“重建和复兴”阶段。

 

《晚邮报》称,5月4日或可进入第二阶段,前提是R0值(传染指数)应接近为零,即不再传播病毒,届时,人们或可以外出,否则仍将继续待在家里。需要注意的是,各大区可根据本地的R0值自行选择复工程度。不过即使一些商店可恢复营业,但仍需对顾客采取限流措施。另外,各大区还可根据自己情况采用不同的日期和方式进入第二阶段,不过最终决定权仍在总理府手中。

 

《晚邮报》认为,进入5月下旬,政府禁令预计将会更加宽松。5月18日起,疫情严重的地区(感染人数多,有抗体的人群基数也大,相对会比较安全)和疫情较轻地区将会逐步放宽出行限制。在复工清单最底部的餐厅、酒吧等也可以恢复营业,但仍需采用防疫安全措施,比如桌子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米等。

 

 

· 专家:有可能出现第二波感染浪潮,仅靠待在家里还不够

 

虽然多种迹象表明,意大利将进入第二阶段,但多名专家指出,仍需小心疫情再次爆发的风险。

 

《意大利日报》认为,“与病毒共存”是一项不容有些许错误的挑战,一旦出现问题,一切都将从头开始,因此需要特别谨慎地做好预防工作。

 

但也有专家表示,谨慎的预防工作不能仅靠民众待在家里不动,寻找抗体人群以及研发疫苗才是应对第二次感染浪潮最重要的事情。

 

意大利今日网报道,意大利药理学家、米兰马里奥·内格里药理学研究所(Istituto di ricerche farmacologiche Mario Negri )负责人西尔维奥·格拉迪尼(Silvio Garattini)在接受意大利电台Radio Capital的“Circo Massimo”节目采访时表示,“也许会出现第二波感染浪潮,人们仅靠待在家中应对疫情是不够的。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研究解决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寻找带有抗体的人群,这一部分人群可能将率先复工。”

 

 

另一个解决方案则是研发疫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信息显示,截至3月26日,全球还有至少52款候选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已有三种疫苗(美国两种,中国一种)进入一期临床试验。不过,要制出能大规模使用的获批新冠病毒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至少还需要12至18个月。

 

格拉迪尼补充,即使疫苗在某个国家研发成功,运输到另一个国家也还需要一些时间,不可能马上就有。这就需要一个欧洲中心站来协调疫苗在国与国之间的运输等事宜。

 

不过,格拉迪尼说,“目前住院的人数在减少,这意味着全球新增感染人数也在减少,是一个好消息。”

 

 

 

“德国的武汉”调研爆出大好消息:放松管制指日可待?

 

来源:华商报

 

德国新冠肺炎瘟疫的真正爆发,是从2月25日的北威州一个小镇Gangelt开始的。这个小镇位于德国人口最多和最为密集的北威州,属于科隆大区的Heinsberg县。2月24日,在这个小镇上举行了一次狂欢节聚会,有300多人参加。而其中有一对夫妇第二天就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

 

重灾区“德国的武汉”

 

在之后的几天里,大量的当地居民被感染了新冠病毒,甚至从莱法州来参加狂欢节活动的一位军人,也被感染了。此后,Heinsberg被德国华人称为“德国的武汉”,而德国媒体则称这里是“新冠疫情的震中”。

 

到今天为止的Heinsberg县的疫情。累计确诊的人有1527位,治愈的有969位,而死亡的人数是48个。按照这个统计,这里感染的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0.6%,而死亡率为3.14%。

 

再看看今天全德国的疫情数据。

截至4月9日19:30,德国累计确诊病例为114570个,占德国总人口8300万的0.13%;其中死亡2349位,死亡率为2%。

 

从数据来看,Heinsberg不管是感染的比例还是死亡率,都高于德国的平均水平很多。所以,说这里是“德国的武汉”,也是恰如其分的。

 

德国的“武汉”Heinsberg县深陷危机,求助中国,中国使领馆雪中送炭

 

在疫情危机的时刻,Heinsberg县县长因为当地紧缺各种医疗防护资源、不堪重负,还专门给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发出求助公开信,通过中国驻德大使转交。而中国驻德大使馆和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也立即做出了反应,并捐赠抗疫物资。

而德国当地的多个侨团和北威州政府,也向Heinsberg提供了捐赠的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用具。

 

病毒专家建立调研基地

 

3月31日的媒体报道,德国波恩大学已经在Heinsberg县的小镇Gangelt建立了一个研究基地。专家们会对这个小镇的大约400户人家的1000名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接受调查的居民不仅要回答相关问题,还要参与唾液、血液的样本检测。首次调研工作已经在3月31日开始,调研时间大约会持续4周。

 

专家们希望通过对这个重灾区的统计调研,得出防治新冠病毒的新思路,为德国最终战胜新冠病毒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这其中重点要调查的是:到底有多少人感染过新冠病毒?准确的死亡率到底是多少?多少居民有了防御新冠病毒的抗体?

 

现年42岁的波恩大学医院病毒研究所所长Hendrik Streeck教授负责此一调研项目。此一项目得到了北威州政府和Heinsberg县政府的支持。作为病毒学家的Hendrik Streeck教授对于德国防治传染病的权威机构Robert-Koch-Institut没有更早地在此地做调查研究,感到遗憾。而现在,此一开创性的任务落在了同属于北威州的波恩大学肩上。

 

初步成果出炉,指明防疫的新思路

 

4月9日,今天上午,北威州州长Armin Laschet、Heinsberg县县长Stephan Pusch和调研课题“Covid-19 Case Cluster-Story”负责人、病毒学家Hendrik Streeck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此一项目在最初10天内得到的首批数据和结果。

科研组负责人Hendrik Streeck教授首先介绍了10天内取得的结果。他被视为德国目前最重要的病毒学家之一,他领导的团队在疫情中心Gangelt镇做了德国首例的居民抽样调查研究。因此,德国政界对他的研究结果基于厚望。

 

他的团队调查研究的重点是:新冠病毒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染的?有多少感染者成为重症病患而要进入加护隔离病房治疗?多少人因此死去?有多少无症状的感染者没有被检查出来?

 

到目前为止,研究团队已经对400多户人家的1000多人做了唾液和血液的抽样测试,其中对半数的住户和509人的资料做了评估。

 

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在Gangelt小镇,有15%的具有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这个小镇共有12446人,按照15%的比例计算,应该有1867人。也就是说,仅仅这个镇子里就有1867人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且因为有了免疫力而不再会被新冠病毒感染了。

 

按照这个比例,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大约为0.37%,这大大低于目前德国近2%的死亡率,还不到五分之一。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是德国有很多无病症感染者,他们没有计算在确诊病例中。如果将这一部分人全部确诊的话,则确诊人数会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死亡率的大大降低。

 

而按照当地全部居民人数来计算,此次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率为0.06%。

Streeck教授根据上面的结果,认为在德国内部逐步放松防疫管制措施是有可能的。由于大部分公民积极和有纪律地遵守防疫措施,因此现在进入防疫的“第二阶段”是可行的。

 

Streeck教授同意“四阶段防疫”的战略,此一战略由“德国医院卫生联合会”提出。第一阶段是“全民隔离”,这一阶段已经实现了。而现在要进入的第二阶段是“开始放松隔离”。在第二阶段中,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要继续受到严格的保护。比如,探视养老院要给予严格的限制,甚至禁止探视。

 

到第四阶段,就是疫情爆发前的状态。

 

他认为,在第一阶段人们养成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要继续保持下去。

 

当然,放松隔离的的措施,需要政治家做出。在场的北威州州长Armin Laschet表示,在下周的危机处理小组讨论中,将提供此次调研的结果作为决策参考。

 

县长Heinsberg Stepha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严格的管控措施显示了效果。感染人数的曲线平缓了下来。Heinsberg县“已经从一个巨大的灾难中滑出来了”。

 

有关免疫力的问题,至今还有不少争论。通常认为,这种免疫力的作用会在6到18个月内消失。

 

有关新冠病毒传染的途径,还在调研中。

 

 

法国新增4799例

 

来源:欧洲时报

 

 

 

 

英国:开展大规模新冠肺炎疗法临床试验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胡晓阳 实习记者余昊原)英国政府网站近日消息称,为尽快寻求新冠肺炎治疗方法,英国正在开展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针对新冠肺炎潜在治疗方法的随机临床试验。一些有望成功的治疗方法正在试验中,一旦通过科学检验,将以最快速度用于医治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患者。此试验的最终结果预计将于数月内揭晓。

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已建立一项国家程序,优先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研究。新冠肺炎疗法随机评估(RECOVERY)试验就是优先进行的试验之一,在15天内已募集了132所医院的近千名患者,入院成年新冠肺炎感染者被邀请参与其中。未来几周内,预计还将有数千名患者加入此试验。

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这一代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我们正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尽一切努力与之进行全面的斗争。作为政府注资的3个主要试验之一,这一试验标志着我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里程碑,并为我们能够共同战胜这一病毒带来了新希望。”

 

该试验正在测试多种由专家小组推荐的药物,包括: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通常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一种类固醇,在各类情况下用于减少炎症;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该试验经过特别设计,随着更多药物的确定,新药物可以在几天内纳入试验。

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教授表示:“数百名患者参与临床试验标志着新冠肺炎疗法研究的重要进展,有望惠及患者,并巩固我们以科学为基础的抗疫方案。”

这一试验由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协调进行,由纳菲尔德医学院新发传染病和全球卫生教授彼得·霍比和纳菲尔德人口健康学院医学和流行病学教授马丁·兰得瑞领衔。

霍比表示:“RECOVERY试验将为确定新冠肺炎最佳治疗方案提供急需的依据。参与试验的患者越多,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就能越早。”

 

 

 

约翰逊离开重症监护室,特朗普:祝他早日康复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当地时间4月9日晚,由于病情有所缓解,正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进行治疗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已离开重症监护病房,但将留在医院继续治疗。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也发布了这一消息,并称希望约翰逊早日康复。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发推称,“好消息: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刚刚离开了重症监护室。祝鲍里斯早日康复!!!”

(特朗普推特截图)

 

自从3月27日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之后,现年55岁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一直在家工作。但在隔离10天之后,4月5日约翰逊仍有“持续的症状”和发热,因而听从医生建议前往医院,这是其确诊之后首次住院。

 

当地时间4月6日晚7时许,鲍里斯·约翰逊因症状加重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唐宁街10号表示鲍里斯·约翰逊意识清醒,状态良好,为防止其病情恶化作为预防措施,其医疗团队建议将其转至重症监护病房。

 

 

 

荷兰新增确诊1213例,累计21762例。

 

来源:荷兰公共平台

 

1)新增确诊1213例,累计21762例

2)新增死亡148例,累计2396例,死亡率11.01%(意大利目前死亡率12.67%,英国11.68%)

3)死亡病例中,50岁以下14例,新增3例。其中25-29岁新增1例,共死亡2例;30-34岁1例;35-39岁新增1例,共死亡2例;40-44岁2例;45-49岁新增1例,共死亡7例。

4)新增住院或曾住院237例,累计7972例。一半年龄在70岁以上

5)按患者居住地省份统计,北布拉邦省确诊病例最多,为5011例,新增212例;接下来是南荷兰省(4064例,新增317例)、北荷兰省(3325例,新增180)和海尔德兰省(2526例,新增135例)。感染病例最少的是格罗宁根省(236例)和德伦特省(249例)。 

6)从本周起,测试量为每日5000例上下,确诊率在21%左右

住院治疗患者地区分布情况

 

 

荷兰跟中国购买口罩生产线

 

为了解决口罩严重短缺的问题,荷兰卫生部委托Auping和AFPRO两家公司负责生产口罩,据悉每周可生产数百万只符合荷兰标准的口罩,仅供医护人员使用。

 

据报道,AFPRO公司已经接到300万只口罩的订单,将在位于Alkmaar的工厂负责生产;目前位于Alkmaar的生产车间已经清理完毕,并将用作口罩生产场地。

 

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当了解荷兰口罩严重短缺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考虑,决定买下此前在中国联系的口罩生产线,预计在4月14号用货机运抵荷兰。这条生产线是生产带过滤器的FFP2口罩,根据RIVM的规定,医护人员应该使用这类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气溶胶侵害的口罩。

 

这次将由荷兰政府负责分配和分发生产的口罩,并促成进一步扩大口罩生产规模。

 

此前医疗大臣表示,卫生部已经额外订购了3000万个口罩,可供医护人员使用7周,荷兰医护人员每周大约需要450万个口罩。

 

 

 

波兰、匈牙利等欧洲多国延长防控措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9日,为进一步遏制欧洲多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欧洲多国纷纷延长现有的防控措施。

波兰防控持续 下周四起公众场合须遮口鼻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继续延长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限制民众自由出行、禁止举办大型活动等措施延长至4月19日;停止国际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关闭学校措施延长至4月26日;禁止外国公民入境、对所有入境人员14天强制隔离措施延长至5月3日。波兰卫生部长在发布会上还宣布,从4月16日起,在公众场合必须佩戴口罩或用围巾、手帕遮住口鼻。

匈牙利宣布无限期延长出行限令

匈牙利政府宣布于3月28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出行限令,原本应于4月11日截止。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匈牙利的持续蔓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9日宣布,无限期延长民众出行限令。此外,匈牙利中央政府授权各地方市政府在13日午夜0点前,根据各自辖区的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

捷克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至4月30日

捷克总理巴比什9日宣布,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至4月30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捷克于3月12日14点进入紧急状态,民众的出行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公共采购政策更加灵活,国家紧急状态原本应于4月11日截止。

 

 

 

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0天来首次跌破30例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刘洋】韩联社消息,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10日通报,截至当天0时,韩国较前一天0时新增27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确诊病例,累计确诊10450例。这是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自2月20日以来时隔50天首次跌破30例。

4月9日,在位于大邱市的启明大学东山医院,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准备战疫。图源: 韩联社

 

韩联社说,新增的27例中,15例来自首都圈,分别是首尔市5例、京畿道9例、仁川市1例。此外,庆尚北道7例、釜山市1例,在机场入境检疫过程中确诊4例。大邱市自2月18日以来时隔52天新增病例归零。

 

韩联社称,截至发稿,累计死亡病例208例,较前日增加4例。累计治愈并解除隔离病例共7117例,较前日增加144例。

 

 

 

安倍改口承认应对疫情不力:“政治判断的责任在我自己”

 

来源:环球网

  •  

【环球网综合报道】由于未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9日书面回应记者称,“政治判断的责任在我自己。”此前,他在记者会上称责任并不全在自己。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图源:共同社)

据日本共同社4月9日报道,安倍7日在记者会上曾就遏制疫情扩散失败一事表示,“这并非是由我承担责任就行的事情。”但在9日的书面回应中,安倍改口称,“政治判断的责任在我自己。”

 

报道称,在承认自身责任的基础上,安倍还表示,“应当防止(局势)发展为危及生命的最坏事态”。

4月7日,安倍晋三宣布在7个地区实施紧急状态,呼吁民众尽量不要外出,要有“我可能是感染者”意识。不过,日本政府强调,进入紧急状态后不会“封城”。

此外,日本不实行大规模检测的做法也引起批评。日本厚生劳动省此前表示,对轻症患者进行测试会浪费资源,“我们要求轻症病人在家里待一段时间”。

据共同社4月9日报道,日本国内地方政府等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9日新增565人,创出单日新高,累计超过5000人。从3月底起,确诊人数以每3天新增约1000人的速度增长,疫情扩大势头不减。

 

 

 

印度即将进入“遏制大规模暴发阶段”,却出现更让人后怕的事!

 

来源:环球网

 

印度民众:都要饿死了,不是病死。每天只能领到一两个面包、一点点米饭,怎么活得下去?

 

印度卫生部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8日17时,印度新增确诊病例485例,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000例。

3月24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进入21日“封城”状态,但此举并没能有效压下疫情增长曲线。近来,印度的确诊病例数96个小时翻一番,疫情已蔓延至全国700多个地区中的近300个。 印度多地宣布将“封城”期限延长至4月30日,并提高限制等级,不允许居民外出。

印度卫生部透露,印度已经过了本地传播阶段,即将进入“需要遏制的大规模暴发阶段”。

印度关闭最大贫民窟,防止疫情蔓延

在印度最大的贫民窟塔拉维,4月1日出现了首例确诊病例后,孟买随后关闭了塔拉维,并要求民众居家隔离。

印度NDTV电视台 主持人:

一般我们在提到塔拉维贫民窟的时候,脑海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非常拥挤的聚居地,棚屋鳞次栉比,人来人往,彼此之间几乎没有距离。在这样的地方出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让人十分担忧 。

平均千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保持社交距离“很难”

塔拉维贫民窟占地仅约613公顷,但却居住着约150万人,人口极度密集。据报道,在这里1400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保持社交距离非常困难。

为了领取约合人民币46元的新冠肺炎救济金,印度民众密密匝匝排起长队。

印度民众:

都要饿死了,不是病死。每天只能领到一两个面包、一点点米饭,怎么活得下去?

亲历印度式封城,有点松

“如果印度不封城21天,那可能倒退21年。” 3月 24 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从 3 月25日零时开始印度全国进入为 期21天的封城状态——“每个人都必须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如今,两周多的时间已经过去,印度的抗疫措施取得哪些成效,还 面临哪些困难和阻力?这些一直 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环球时报》记者在新德里近观印度的全国抗疫,感触颇多。印度医 学研究理事会病毒学研究中心前 负责人雅格·约翰 3 月中旬曾表 示,4 月15日将是印度确诊病例 数量“可能10倍增长”的一个节 点。巧合的是,莫迪近日也多次 通过媒体喊话,暗示“不太可 能”在 4 月 14 日全国封城到期后,完全结束封城措施。

印度政府和议会所在地管控最严

莫迪3月24日宣布全国封城当天,印度累计确诊新冠肺炎519例。进入全国封城后,确诊病例起初增幅并不大,但随着媒体爆出有宗教群体此前违规举行聚集性活动导致病毒大规模传播,以及检测数量逐渐增多后,确诊数字快速攀升。据印度卫生部门统计,截至4月9日,印度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5734例,其中472人治愈出院,166人死亡。单纯从目前官方的数据看,13亿多人口的印度在这场防疫胶着战中做得比很多欧美国家要好。在4月6日举行的印度人民党成立40周年大会上,莫迪评价说,印度防疫工作堪称“为全球树立了榜样”,印度民众在封城期间的表现是“成熟的、前所未有的”。当然,也有印度和国际专家表示印度政府“还不能过于乐观”。

4月9日是印度全国封城的第16天。相比封城初期,《环球时报》记者在新德里周边一些街区看到车流、人流明显增多 ,但除杂货店和超市,大部分商铺仍闭门歇业。记者遇到的人基本都戴口罩。这或许与市政府8日宣布,“所有民众只要离开家就必须佩戴口罩,否则将面临警方处罚”有很大关系。

在新德里市中心,主要路口路段的部署和盘查仍很严格。记者驶入外国使馆林立的和平大道后,立即有警察拦截,并要求提供证明身份的材料。再往印度政府和议会所在的“印度门”方向行驶,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记者看到,在管控最严的市中心,除外交车、政府公务车、警车、救护车以及新闻媒体车外,很少有悬挂社会车牌的车辆上路。

相比,散落在新德里南部几处小型贫民窟的管控措施并不像政府所宣传的那样严格,有很多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有些原来住在天桥下的无家可归者拖家带口地来到一些社区行乞。见到有人经过,他们就会聚拢起来讨要零钱或者吃食。但只要有维持秩序的社区警察大声制止,他们就赶紧散开。

印度封城期间,首都地区的蔬菜、水果并不难买,只是开门的肉铺难找。《环球时报》记者常用的几家农社对接形式的线上“商超”此时派上用场。这些线上购物平台虽然货品不是太全,但好在也没有趁机哄抬物价的情况。比如可供一人食用一周的“家庭套”果蔬售价仍是1500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里面装着香蕉、橘子、土豆、西兰花等。线上购物平台“大树”的后台管理员告诉记者:“由于新德里市政府认为网购有助于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因此疫情期间一直允许我们的员工出行。网购人数增多,我们的销售额比平时还要好。”

封城期间,印度百姓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记者认识的一个老先生最近就成了“孤家寡人”——他的妻子正好在封城前去了老家——北部城市德拉敦。全国公共交通停运后,老夫妻俩只好“两地分居”。还有一个印度朋友的女婿按计划近日应去南部城市做换肝手术,但也无法成行。

“不封城,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全国封城后,有印度朋友打电话问候《环球时报》记者,有的甚至为政府仓促下达“封城令”可能导致的生活不便而表示歉意。执业律师阿瓦史迪抱怨说:“从3月25日开始,我就没出过门,无聊时就在家里不停绕圈走。以前希望能有个像这样的长假好好休息,但没想到,现在真不让出门,还有些受不了啊。”但阿瓦史迪说,他理解政府采取的这个防疫举措。他表示:“对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有太多特殊之处,如人口内部流动性大、单位人口密度高等。如果不采取这种极端的隔离措施,很有可能出现病毒在社区快速传播的情况,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阿瓦史迪承认,以印度的医疗卫生条件,“恐怕无力应对这种场面,那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持与阿瓦史迪相似观点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新德里电视台最近采访一群大学生,他们说:“面对疫情挑战,必须勇敢、团结。我们对政府全国封城的政策表示理解。”但也有不少印度媒体认为,全国封城可能导致中低收入者,特别是无家可归者面临更加窘迫的生活压力。不过,印度中央政府和各地方邦政府都采取了相应兜底措施。其中,新德里市政府为弱势群体设立了586处免费食品供应点。新德里一些无家可归者还被安置在亚穆纳体育中心。记者4月9日在一处贫民窟门口看到,德里市政府的车辆在分发面粉等基本生活物资。

封城初期,成千上万的印度外出劳务者因担心“挨饿”,长途跋涉往家乡赶的画面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就连印度媒体都担心“引发人道主义危机”或造成疫情向农村腹地传播。据《印度时报》报道,部分人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遭到当地政府强制“化学消毒”,被迫在入村前接受“次氯酸钠洗浴”(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有的地方政府已承认做法失当。

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在非正规经济中工作的4亿印度人有可能在疫情危机期间陷入更深的贫困。英国《金融时报》8日刊文,谈到“穷国抗疫,封城的代价是否大于疫情本身”,如连带产生的一些人因封城导致物资缺乏、营养不良等。文章认为,这是莫迪总理“在面对极端不确定性时做出的极为痛苦的决定”。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印度受封城措施影响最大的是靠日薪养家糊口的城市打工者以及小摊贩。有的人每天不过挣200卢比至500卢比的微薄工资,封城后,他们几乎生计全无。

全国抗疫期间,印度人也不失幽默。古吉拉特邦苏拉特市的警察想出一个有趣的方法,他们头戴新冠病毒卡通形象的头盔,挨家挨户走访,提醒人们要加强防护意识,减少外出。记者从一些国际媒体上看到,印度一些地区,直到4月9日,街面上仍有人聚集。在钦奈,有人在地上画了一些与防疫有关的“宣传画”,有母牛就踩在这些涂鸦上,而旁边就是露天的集市,人头攒动。

印度全国封城后,空气状况明显改善。记者在新德里确实感觉不到往日的雾霾污染。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部分地区,有民众表示,“30年来第一次清晰远眺喜马拉雅山”。

多地拟将封城令延至4月30日

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4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已对13万人进行了检测。印度最高法院同日发布临时令,要求国有实验室免费提供检测,私人实验室检测费用不得高于4500卢比,以便能提高整体检测比例。此外,印度卫生部还宣布,从4月10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投放70万个快速检测工具包。

目前印度防护用品严重缺乏。印度报业托拉斯4月9日报道说,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防护物资已告急。该邦首府孟买未来每周至少需要采购3.5万套防护装备,但目前来看仅能购得1.2万套,缺口相对较大。《环球时报》记者综合媒体报道来看,无论是医疗物资储备,还是治疗床位、医护人员配比,印度都有些捉襟见肘。在新德里,有防疫人员给居民楼外墙喷洒消毒剂。孟买已将印度国家体育俱乐部场馆改造成方舱医院。阿萨姆邦由体育场改建的方舱医院有床位1000个。印度官方还表示,可以把部分列车车厢改为隔离病房。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了新德里一家名为“圣天使”的综合性私立医院。记者发现,圣天使医院门口比往常多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一名男性护工坐在那里,负责检查就医患者的体温、分发消毒液,并提醒进入医院的人戴口罩。当记者问及是否能做新冠肺炎检测时,他先是不住地反复打量,然后有点紧张地站起来,并向后退了一步说:“我们不提供检测,只有政府医院才行”。当确认记者只是来了解情况而非疑似患者后,他才松了一口气说:“现在医院只能做普通急诊或社区治疗。即使普通发热,这里也无法接诊。

如果疫情进一步发展,印度政府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仍是继续全国封城或在疫情重点地区进行局部封城,以隔绝病毒向城市社区和农村腹地蔓延。印度目前约40%的地区受到疫情影响,特别是人口稠密的城市,疫情相对严重。据美联社报道,鉴于疫情形势严峻,印度政府近日确定并封了首都新德里和邻近北方邦的数十个新冠肺炎疫区。由于确诊病例增速较快,印度多地宣布将4月14日的封城截止日期延长至4月30日。按照8日的政府声明,封城区域内的居民不得离开,饮食、药品和其他用品由政府提供,并放各家门口。

谈中国抗疫时心态复杂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印度对华就有一种莫名强烈的“瑜亮情结”,即喜欢将很多事情与中国做对比。 此次疫情暴发之初,印度不少媒体就开始对两国防疫措施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印度全国封城是“具有印度特色的防疫手段”。

此外,和一些西方国家相似,印度社会中也有人在借疫情抹黑中国,提出“中国病毒源头论”“中国不透明论”“中国转移责任论”等种种荒谬论调。据PRINT新闻网站4月6日报道,印度独立智库塔克沙西拉研究所3月26日至4月3日对1156名印度人和143名外国人(包括中国人)进行的线上调查,结果为:67%的受访者将新冠肺炎疫情的责任归咎于中国;65%的人认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严厉且不透明”;甚至50%的人认为将该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或“武汉病毒”并非种族主义或污名化行为,且有助于避免中国逃避责任;18%的人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是中国制造的“生物武器”;5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口罩、呼吸机和防护用品的行为“只是地缘政治的姿态”,借此投射其强大影响力;只有3%的人认为,中国防疫措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样板,并展示出强有力的治理体系。

对《环球时报》记者来说,这样的一个民调结果既在情理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从印度媒体报道中,记者看到有居住在新德里的来自印度东北部地区的25岁女孩(该地区有部分民众肤色较白、长相酷似东亚人)出门购物时,被当街泼粪。施暴者还冲着她高呼“新冠病毒”。

印度网络上也有一段视频显示,一名印度人手举火把,高呼“中国病毒滚回去”。记者近日几次外出,也明显感觉到有印度普通民众的“眼神”很不自然,这样的变化也让人多了些警惕。

当然,也有很多的印度民众能客观、理性看待疫情,如阿瓦史迪这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青年。印度中国分析与战略研究所一位学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前最重要的是并肩合作,共同应对病毒的威胁和挑战,基于阴谋论的任何指责都无助于全球防疫工作。”

 

 

 

澳大利亚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0例 累计6152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4月10日最新统计,截止到当地时间早晨6时,澳大利亚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增至6152例,包括死亡病例52例,过去的24小时新增100例。

澳大利亚本周末迎来了为期4天的长周末(周五到下周一),澳政府要求居民严格遵守外出限制并保持社交距离。(总台记者 李大勇)

 

 

 

南非全国“封城”措施将延长两周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4月9日电(记者荆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9日宣布,将原定于本月17日结束的全国范围“封城”措施延长两周。

拉马福萨说,“封城”措施自3月26日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效果。“封城”前两周,南非确诊病例日均增幅为42%,“封城”开始后,增幅急降至4%。结合其他国家经验,南非决定继续实施“封城”措施至4月底。在此期间,政府将可能允许某些行业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恢复运营,以实现经济的分阶段复苏。

他说,在接下来的数周甚至数月里,南非将进一步加强疫情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病毒检测、出台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措施、为低收入人群和家庭提供更多社会支持等。

此外,为帮助民众更好了解疫情状况,南非将成立“新冠疫情信息中心”,负责收集、统计疫情相关信息。

截至9日,南非累计确诊病例1934例。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南非从3月26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城”措施。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新冠疫情在非洲持续扩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4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关于非洲新冠疫情形势的发布会。根据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主任丽贝卡·莫蒂(Matshidiso Moeti)博士的介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国持续增长。在许多国家,疫情已经从首都扩散至其他城市。至少有16个非洲国家出现了大量社区传播病例。在43个非洲国家,重症监护的总床位数不到5000,也就是说每100万人仅有5个重症监护床位。而在欧洲国家,每100万人大约有4000个重症监护床位。

目前疫情正在非洲多国扩散,各国政府应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从而加强地方卫生应急响应系统。因非洲多国对海陆空进行封锁管制,物资运输出现了许多困难,但莫蒂博士表示世卫组织将继续向非洲各国提供技术和后勤支持。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世卫组织将向30个非洲国家运送由中国额外捐赠的100万个口罩,并为每个国家尽量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这项行动将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进行。(总台记者 白洁)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