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2019年传统医学新闻大事记
来源:TMR出版集团 2020-01-02 [医疗] [医疗资讯]
2019年大家做年终总结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回顾2019年TMR 都发布了哪些与传统医学相关的新闻大事件。辞旧迎新,开启新纪元!

2018年12 月25 日,丁香园旗下微信公众号发布《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文章对权健公司的火疗等系列产品是否具有治疗作用产生了质疑,并举例多起经过权健公司火疗致伤致死的案例。

 

由此产生了对中医外治法的质疑。那么权健火疗是真正的中医外治法吗?

 

在中国日常诊疗中,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耗氧形成负压作用人体,一般不会造成皮肤的烧烫伤。而权健的火疗是在湿毛巾上倒酒精,通过燃烧释放的热量作用于人体。这种做法的危险系数很大,其临床疗效也并未得到严谨的科学研究证实。

 

近年来,对传统医学非药物治疗手段的“人为创新”层出不穷。例如,由中医推拿改变而来的拍打拉筋在英国导致一位糖尿病患者死亡。由穴位注射衍生出来的干针治疗也引起广泛争议,2016年3月英国NICE在临床指南中取消了针灸治疗腰痛。

 

 

2

3月5日  补充替代药物治疗肿瘤:魔术还是欺诈?

权健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补充替代医学(CAM)的思考,各种保健品充斥市场,声称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癌症。

 

2018年6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封致美国中医药协会(ACMA)的警告信,对其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中药治疗癌症的广告进行了批评。中药在癌症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植物药、维生素和矿物质、中药、太极、气功、针灸、顺势疗法、理疗、天然疗法、益生菌、阿育吠陀医学、以及专门的饮食疗法等。患者一般采用辅助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心理安慰或希望。但是补充疗法的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针对1,901,815名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接受补充药物治疗的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未接受补充药物治疗的患者。然而,大多数国内外公民支持传统疗法,如太极、针灸和按摩。他们说,“我喜欢针灸!这种体验非常有效”,“每次针灸后,疼痛和压力都减轻了”。2018年10月24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项名为H.R.的法案6,旨在找到替代药物和治疗疼痛和抑制阿片类止痛药的传播在美国,这意味着针灸会希望被美国卫生的疼痛替代疗法由联邦保险支付。

 

不仅是中医,西医也受到了质疑。来自山西的21岁大学生魏则西在接受了DC-CIK免疫治疗后于2016年4月12日死亡。魏则西的死亡引起了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调查,将免疫疗法置于公众舆论的聚光灯下。随后,免疫治疗在中国大部分医院中被停止应用。哪里有光,哪里就能发现谎言。深入的机制研究、科学的疗效评价和严格的监督可能是对癌症患者的一种启迪和保护。

 

 

3

5月5日  伊朗向WHO提交波斯医学申请文件

波斯医学是最古老的传统医学体系之一,它在波斯(伊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7000年前的。这一传统医疗体系以体液学说为基础,采用整体的医疗保健方法。几个世纪以来,波斯医学是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部分地区的主要医学范式。它在伊斯兰的黄金时代(9世纪到13世纪)蓬勃发展。在那个时期,伟大的波斯医生和药剂师,如阿卡瓦伊尼、拉泽斯、阿维西纳、哈利·阿巴斯等,撰写了重要的医学文献,如《医学正典》和《利伯大陆》,这些文献至少在17世纪以前一直是西方和东方的主要医学参考文献。

 

在当今时代,波斯医学可以作为一种传统的和补充治疗的医疗从业者。在伊朗,波斯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被接受了十多年,并作为博士课程教授给申请该课程的医生。此外,还有一个“传统药学”的博士项目提供药学学位的药师。伊朗遵循世卫组织的传统医学战略,即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因此,根据伊朗传统医学学术计划,只有医生和药剂师才能参与博士项目,并运用整合医学知识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2019年1月23日至24日,“波斯医学:十年学术活动”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对过去和未来的批判”在马沙哈德举行。在本次大会的第一天,波斯医学的官方文件(波斯医学2018)揭幕。现场出席的人员有:Velayati博士(国际事务最高领袖顾问),Harirchi博士(伊朗卫生部副部长),Hamelmann博士(WHO驻伊朗的代表),Khodadust博士(伊朗卫生部波斯医学部部长),Ahn博士(WHO总部传统医学部代表)和许多其他当局负责人,波斯医学领域的教职工、学生和研究人员。这份文件中的书籍由德黑兰医学科学大学传统药学助理教授、伊朗卫生部波斯医学办公室国际事务副主任Arman Zargaran博士编辑和撰写。

 

该文件作为伊朗关于伊朗传统医学情况的正式文件送交世卫组织总部代表。这本书和代表的报告将被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传统医学部理事会考虑,以了解伊朗的波斯医学实践和法规。据这次访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世卫组织出台的关于波斯医学教育和实践方面的标准。在为期两天的大会的其余时间里,专门委员会审议了过去十年伊朗波斯医学领域的学术活动,以寻找未来的前景。

 

 

4

7月5日  自然疗法的药物一定安全吗?

一位丹麦医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发现含有类固醇和抗真菌药物的草药》的文章。他描述了一位患有早发性古特型银屑病的病人,医生给他开了中草药药膏——神夫草。丹麦医生怀疑这种药膏含有激素。随后,他将神夫草送到瑞典检测,发现其中含有丙酸氯倍他索和酮康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然而,这些成分并没有在药品标签上提及。此外,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2018年4月,江苏常州一名“老中医”称,他有一种祖传药膏配方,立竿见影。然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药膏含有西药成分,以及禁用成分,如吗啡。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18年,中草药“一干二净”被发现含有丙酸氯倍他索、酮康唑和咪康唑,这三种药物被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机构禁止使用。尽管如此,在中国的各种电子商务平台上,包括京东和淘宝,“神夫草”和“一干二净”仍然销售良好。这些都反映了中医药的弊端。中西医结合已获准在中国开发新药,但不得隐瞒西药成分,添加未经证明安全有效的西药。2019年,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常务委员会否决了《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建议中国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政策,限制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和销售。

 

千百年来,中药一直是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根据患者的直接临床反馈,关于中药的记录和描述逐渐完善。但近十年来,中药临床疗效受到质疑,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缺乏共识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应该注意,所有药物,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在用于人类健康之前,都必须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因此,制药企业的科研人员应该坚持科学的理论,使用最新的技术,致力于解决中医药领域的相关问题,并在完善的基础上开发许可药物。

 

 

 

5

9月5日  关于“西医不可开中药”

2019年7月1日,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其中第三条规定:“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这意味着,中国的普通西医如果不经过培训,不再具备中成药处方权。

 

在这项法规实施之前,西医在临床开中成药的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中成药的市场规模巨大,而很多中医师认为西医没有经过中医训练,无法保证其所开中成药运用得当。事实上,绝大多数中成药的新药评价标准和流程与化学药品相同,采用现代医学的评价体系,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开展规范化临床试验,而不是基于中医理论。而且关于中药的毒副作用,有些患者对某些中药成分具有先天遗传易感性,比如目前研究发现,何首乌诱发特异质肝损伤的易感基因为HLA-B*35:01。所以,不仅是西医开具含有何首乌成分中成药时难以辨别,目前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同样难以辨别患者对含有何首乌成分中成药的毒性是否具有遗传敏感性。

 

在中国,中西医两种医学体制并重。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举办了种形式的“西学中”班,培养了一批整合医学医师。而现在,70%的中成药是由西医医师开具的,本法规限制西医开具患者可以自行在药店购买到的中成药,并强制西医医生学习中医知识,是否会让一部分西医放弃开具中成药?有意思的是,A股市场的上市中成药企业股价在法规公布后持续走低。

 

6

11月5日  屠呦呦:谁要剥夺其诺奖?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屠呦呦先生“共和国勋章”。

 

此前,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她没有博士学位,在获得诺奖两年之后的2017年,屠呦呦再一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提名。

 

早在 2015年10月9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题为Q. and A.: Tu Youyou on Being Awarded the Nobel Prize的报道中,记者就曾向屠呦呦提问 Are you disappointed not to have been admitted to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你对没有被中国科学院录取感到失望吗?)屠呦呦答 "I applied many times, because people told me I should. I did receive a few awards for the discovery. At the National Science Conference in 1978, my team was given an award. As the team leader, I accepted on behalf of the team. The minister of public health personally recommended me for academy membership. However, many factors must come into play. It’s complicated."(我申请了好几次,因为人们告诉我,我应该去申请。我确实得到了一些对这个发现的奖励。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的单位得了奖。作为小组长,我代表小组领了奖。卫生部长曾亲自推荐我当院士。但是,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情况很复杂。)

 

诺贝尔奖只授予个人,中国有很多科学家从事青蒿素研究,比如刘旭从1977年起参加中国523项目,参与青蒿素的结构改造工作,主导了青蒿琥酯的合成研发,“Tu was the first to show that this component, later called Artemisinin, was highly effective against the malaria parasite, both in infected animals and humans.” (屠呦呦是第一个证明这种成分,后来被称为青蒿素,对抗疟疾寄生虫非常有效,无论是受感染的动物还是人类。)诺贝尔奖委员会说。早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中国国内就有人对把奖项授予屠呦呦一个人表示出不同看法,甚至联名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写信,表示“宁可不要这个诺奖,也不要屠呦呦一个人独享”。

 

虽然屠呦呦翻阅了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发现了鉴别和提取青蒿活性成分的线索,并且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了名为“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 A Gif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World(青蒿素的发现-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使得传统医学从业者,尤其是中医从业者十分振奋,但是诺贝尔奖官方网页上对授予屠呦呦的Prize motivation(授奖动机)里描述的依然只是: "f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Malaria.(发现新的抗疟方法)"

 

2019年5月30日,屠呦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新英格兰杂志 (N Engl J Med)上,题为A Temporizing Solution to “Artemisinin Resistance。除此之外,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二氢青蒿素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负责单位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7

中国伤医事件频发:社会变迁还是历史渊源?

据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公安分局官方微博消息,2019年10月22日上午,犯罪嫌疑人杨某(男,54岁,兰州市人)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持刀对医生冯某(女,42岁,兰州市人)行凶,虽经全力抢救,冯某不幸离世。案发后犯罪嫌疑人杨某即被公安机关控制。经初步调查,杨某某因患直肠癌,曾在省人民医院就诊手术,医生冯某某为其主治医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我们知道当今医疗环境不甚乐观,那么古代的医患关系又如何呢?话说古代也有伤医事件?

 

《史记》将扁鹊和淳于意合并立传,即《扁鹊仓公列传》。早在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名医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就是死于谋杀—“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淳于意(约前215年—约前140年)曾任齐太仓县令,他的二十五例医案,被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淳于意曾被判处肉刑(黥(刺面塗墨)、劓(割鼻)、刖(砍断脚趾)三种肉刑),据《汉书·刑法志》记载,汉文帝刘恒在位时,淳于意在为一个贵妇人治疗时,因贵妇人已经病入膏肓,结果没治好。贵妇人去世后,其家人便诬告淳于意,官吏判他有罪,须受肉刑。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上书汉文帝,愿意去官府做奴婢(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汉前元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五月,汉文帝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罚,也没有让缇萦去当奴婢,并在第二天下令废除三种肉刑。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记载了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曾多次为曹操医治头风病,最终因违背汉律:1.欺君之罪;2.不从征罪,两项罪名而被曹操处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刑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

 

清朝黄元御(1705年-1758年)死因不详,但有一种说法是死于惊恐。元御五代传人麻瑞亭(1903—1997),早年听其业师李鼎臣讲述过黄氏诊病轶事一则。黄元御在太医任上时,沈阳一王爷之子病重,黄元御前去诊病,问到:“我进府时,听到东厢房有呻吟之声,可是您的儿子?不用诊病了,他的肺已腐烂不堪,无药可医,太可惜了。”王爷闻言,手刃其子,将腐烂人肺放在盘子里给黄元御看。黄氏惊倒在地,不久便匆匆返籍,病卧不起。其子请问病由,黄元御说:“为父已胆破神伤,医药无及,尚有百日阳寿,速请好友故旧一决!”果然一百日后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中国古代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语,这句话来源不详,但有一种说法是,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所以,从古至今,屡屡发生的杀医伤医事件,值得我们思考,医生应当获得怎样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8

皇家医学:惠民还是特权?

2019年9月27日,故宫博物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将针对故宫院藏大量的中医药文物资源,共同深入开展清代宫廷中医药文物的科学研究。

 

太医院名称始于金代,承袭于唐宋的太医署、太医局,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公元1085),太医局将其配方蓝本集成刊印,名《太医局方》,其后几经编校增补,最终在宝庆年间(公元1225-公元1227)以及淳祐年间(公元1241-公元1252)分别再予增加而最终定型,成为目前流传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版本。元代《御药院方》由许国祯等人修订编辑而成,其采用的底本为金代《御药院方》,成书于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是研究金元宫廷医方重要的资料。

 

以后历代均设立有太医院机构,太医院在明代属于中央机构,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就曾在北京太医院任职,时年27岁,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32岁的李时珍辞去太医院职务返回蓟州,晚年著成《本草纲目》。

 

在清代,太医院则属于中央官制中的帝室部,清高宗(乾隆)弘历皇帝,寿命89岁,而清代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岁。清初的人口因天花的流行大量死亡,康熙皇帝(公元1654年-公元1722年)虽然在一场天花之后保住了生命,但是留下了痘疤;雍正皇帝(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在雍正三年四月八日曾在一道谕旨中指出“看来满洲、蒙古等限于子息者,大都为出痘所殇”,而雍正皇帝本人在1735年10月7日突然发病,次日在圆明园死亡;1820年,嘉庆皇帝在热河狩猎,突然病情严重,当晚病逝;而同治皇帝(公元1856年-公元1875年)去世时年仅19岁,被《翁同龢日记》记载为“脸色红燥,痘疹极为稠密”。实际上,在清皇宫,为皇室服务的御医数量众多,《清宫医案研究》所收载的参与为清廷皇室诊疗的御医就达到了391位。清康雍时期,御医队伍既有汉族医官,也有满族大夫,蒙古大夫、喇嘛大夫、西洋大夫等,其医疗水平也代表着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医疗水平。1742年,清代官方编订成《医宗金鉴》,此后本书作为官定教材,为太医院及民间习医之士学医所用。

 

2019 年 9 月 28 日, 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10 years of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progress and gaps in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的文章,指出从 2008 年到 2017 年,中国政府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政府支出(GHE)从 3590 亿美元增加到 1.52 万亿美元。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改善平等获得医疗服务和加强金融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

 

 

 

9

阿尔兹海默病天然创新药物论文被举报造假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估计,阿尔茨海默病的全球流行率高达2400万,预计到2040年,每20年就会翻一番,导致昂贵的疾病负担。我们迫切需要确定预防、延缓发病、减缓进展或改善AD症状的药物,AD的药物开发已经证明是非常困难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课题组联合上海绿谷等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 杂志上发表的Sodium oligomannate therapeutically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and suppresses gut bacterial amino acids-shaped neuroinflammation to inhibit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这篇文章揭示了GV-971抑制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理,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6周临床三期试验。2019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曾是“抗癌中药”-“中华灵芝宝”的生产方,“中华灵芝宝”的抗癌作用,广告宣称肺癌细胞株抑杀率 93.3%;对白血病细胞株抑杀率为 94.6%;对胃癌细胞株抑杀率 95.7%; 对结肠癌细胞株抑杀率 94.1% ……临床总有效率达97%,同样在中国引起广泛争议。

 

海藻是一种传统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经就有关于海藻的记载。GV-971不同于传统靶向抗体药物,它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能够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β淀粉样蛋白(Aβ),抑制Aβ纤丝形成,使已形成的纤丝解聚为无毒单体。最新的研究发现,GV-971还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塑机体免疫稳态,进而降低脑内神经炎症,阻止阿尔茨海默症症程进展。

 

然而,这篇文章很快就受到了质疑,就在不久之后的2019年11月29日,一封署名为饶毅的举报信在网上广泛流传,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包括中科院院士裴钢、武大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耿美玉等涉嫌论文造假,呼吁相关单位调查。当天,饶毅向中国媒体证实举报信“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随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回应:耿美玉不存在学术造假。另外,饶毅是著名公众号平台《知识分子》的主编。

 

天然药物的开发在很多领域显露成果,中药提取物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就曾获得诺贝尔奖。陈竺将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与西药结合起来用于治疗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从约25%跃升至约95%。这种联合疗法目前是全世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疗法。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药师韩太云偶然发现,包含三氧化二砷(ATO)、氯化汞或蟾蜍粉的偏方对一些癌症患者有作用,之后他用相同的成分改制得到“癌灵注射液”。韩太云的同事张亭栋教授探索了包含ATO和汞的注射液对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但是,由于当时对ATO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该方案没有广泛应用。然而早在《金匮要略》升麻鳖甲汤就有记载过砒霜(雄黄)治疗白血病(阴阳毒)的记载,《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4条: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睡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1877年,日本人长井长义从麻黄中分离此碱,命名为麻黄碱。陈克恢提出麻黄碱有拟交感神经作用,麻黄碱成为了国际瞩目的新药物,国际上对麻黄以及中药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麻黄碱也很快从动物实验走向了临床实验。但麻黄碱的化学分子和冰毒十分接近,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就能制造出冰毒,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负面作用。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