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以案说医】樊粤光:从肾虚血瘀辨治骨关节炎经验
作者:樊粤光来源:广东中医药 2022-07-12 [其它] [名医论坛]

▲樊粤光 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1954年生于广州,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留校后一直从事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樊教授治学严谨,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髋、膝关节疾病,特别在股骨头坏死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课题13项,主编多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高等院校规划教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骨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痹证”等范畴,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基本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组织发生进行性退变、消失,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及软骨下骨质反应性改变,而且病变的过程涉及整个关节,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丧失。樊粤光认为,肾虚是骨关节炎发病的根本,瘀血闭阻是发病的关键,两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肾虚可致血瘀,血瘀加重肾虚,属本虚标实之证;故骨关节炎应从肾虚血瘀论治,治疗宜标本兼治,补肾强骨以固其本,活血止痛以治其标。

肾虚血瘀的病因病机

 

骨关节炎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骨关节炎为关节退行性疾病,属中医“痹证”“骨痹”的范畴。历代医家有“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的论述。《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张氏医通》曰“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该病证病理变化复杂,不但涉及脏腑,而且涉及经络、气血。《景岳全书》曰“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因此,骨关节炎不仅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相关,也与气血关系密切。

樊粤光提出,本病病位在筋骨,但以肾虚为本、痹阻为标,其中,疼痛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功能障碍的改善是骨关节炎治疗的根本目的。疼痛往往是骨关节炎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几乎所有就诊的骨关节炎患者都有疼痛的表现。根据中医学“不通则痛”的观点,这应与气滞血瘀相关。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炎,其最终都可能因气滞血瘀、经脉痹阻而出现关节疼痛及不同程度活动受限。因此,骨关节炎发病机理在于原发的肾虚和继发的血瘀,两者相互联系,虚可致瘀,瘀又加重虚,故骨关节炎应从肾虚血瘀论治。

 

补肾活血法及辨证用药

 

樊粤光认为,骨关节炎多为肾虚血瘀之证,临床表现可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舌质暗淡或有瘀斑、瘀点,苔少或无,脉细涩。治疗宜标本兼治,补肾强骨以固其本,活血止痛以治其标。故治法宜采用补肾活血法,拟补肾活血方药为用。方由熟地黄、补骨脂、丹参、川芎、红花、独活、牛膝、盐杜仲、木瓜、木香、全蝎、枸杞子等组成。其中,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具滋阴养血、补精益髓之效;补骨脂性大温,是补肾壮阳之要药。两药配伍,一阴一阳,阴阳互根互用,为君药。臣以杜仲补肝肾之阳而强筋骨;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丹参、川芎及红花活血养血;独活、木瓜通络舒筋;木香行气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血下行。方中以全蝎、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诸药合用,补中有行,共达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之效。

樊粤光认为,补肾是中药治疗肾虚性骨关节炎的基础,活血是治疗的进一步完善。骨关节炎发病机理在于原发的肾虚和继发的血瘀,两者相互联系,虚可致瘀,瘀又加重虚,活血化瘀法在骨关节炎的中医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地位,补肾与活血两者结合则可使肾气旺盛、经络通畅,防止病变的发生发展。

 

临床与实验研究

 

 

补肾活血方药可使实验性骨关节病的发病率降低、发病时间推迟、发病程度降低,并能促进软骨细胞的代偿功能,改善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这是其“补肾”功能的具体表现。补肝肾方药不仅改善了躯体疼痛及功能活动的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精力、日常生活能力等,对骨关节炎病情轻中度或早期有良好疗效。实验表明,肾活血方不但具有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促进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修复,阻止关节软骨破坏降解的作用,还可降低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免疫损害进程,从而达到治疗骨关节炎的目的。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骨关节炎患者在中长期可出现疗效上升的趋势。动物实验结果提示,补肾活血方可明显缓解小鼠膝关节肿胀症状,可以降低血清中TNF-α、HA含量活血方药能促进髓内血管生成,维持软骨细胞的正常形态,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改善关节软骨代谢的作用,降低肾虚型骨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PGE2的含量,从而缓解关节痛,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还能纠正去势大鼠体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低的状况,提高 E2含量,改善机体的肾虚状态。

 

补肾活血法防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是继发于关节创伤的骨关节炎,是连续的物理性或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可运动关节的软骨变性、破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关节囊及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临床辨证上,关节骨折术后继发的创伤性关节炎,多以肝肾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故针对此病机证候,根据从“肾虚血瘀”论治的观点,骨关节炎的治法应以补肾活血为主。同时,根据术后具体病机证候变化,辨证用药、适当加减。术后早期,以气滞血瘀证为主,肝肾不足证为次,因此,治以加强活血祛瘀之方药,以消肿止痛、行气和营。中后期,则以肝肾不足证为主,气滞血瘀证为次,故治疗以补肾养肝为重,而兼以活血行气之功。

 

临床和动物实验检验结果证实,补肾活血法可有效抑制关节骨折固定术后的TNF- α、MMP-3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增长;证明运用补肾活血方药能有效防治关节骨折术后继发的创伤性关节炎病变进程。临床观察发现,补肾活血法在关节骨折创伤术后的疼痛控制、功能恢复方面与临床常用药物塞来昔布的功效相近,且优于空白对照组的。同时,补肾活血法在治疗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明显。因此,补肾活血法能有效防治关节骨折创伤术后关节炎进展,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和康复的疗效。根据临床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结果,运用补肾活血法的治疗组经过8周治疗,随着躯体疼痛的降低、生理功能的提高,其生存质量量表(SF-36)各项评分也显著提高,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空白组,且其生存质量量表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等因素呈负相关。因此,补肾活血法能有效地防治术后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防治创伤性关节炎的产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总体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因此,运用补肾活血方药辨证施治用药,能有效防治关节骨折术后的创伤性关节炎病变。补肾活血法能促进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过程,提高疗效。补肾活血法能从整体上对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产生调理和康复功效,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能有效防治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小结

 

 

樊粤光从医40多年,把中医的整体观思想融入骨关节疾病的临床诊疗中。通过四诊合参,抓住肾虚与血瘀的病机变化,以补肾活血法标本兼治,辨证用药,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指导专家:樊粤光 主任中医师,内容整理自《全国中医骨伤名家樊粤光学术经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林梓凌、曾建春主编】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