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男,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专攻内科疑难杂病,擅长治疗各科杂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各类肿瘤病。
组成:荆芥10g,防风10g,白芷10g,生地黄15g,赤芍15g,牡丹皮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龙葵20g,浙贝母15g,炙枇杷叶10g。
功效:祛风散热,凉血祛瘀,清热解毒。
主治:痤疮,实热证。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方解:痤疮是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见丘疹顶端如刺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俗称“青春痘”。《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指出阳气郁滞,蕴于皮腠,不得外发,易生痤、痱、皶。其病机总属血分郁热、肺胃郁火、脾经湿热。青年期男女处于生长发育期,气充血旺,加之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易生痤疮。长期熬夜,案牍积劳,耗伤气阴,虚火内生;焦虑烦躁,肝郁化火;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物,胃腑积热;火热燔灼,炼津为痰,气滞血瘀,湿热痰火等浊毒相互胶结,发于皮腠,乃生此病。
方中,荆芥辛香透散,微温不燥,解表祛风,透疹消疮。防风辛甘微温,其性升散,祛风除湿。白芷味辛性温,气味芳香,祛风燥湿止痒,又为阳明经引经药。荆芥、防风、白芷皆为风药,取风能上行之义,祛风散热,透邪达外。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均入血分,功专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蒲公英、紫花地丁、龙葵苦泄寒清,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药专力宏。浙贝母清热化痰,解毒散结消痈;枇杷叶苦寒,清泻肺胃,二者共同清肺热、化痰火。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热,凉血祛瘀,清热解毒之功。
加减:若湿热浊毒较重者,加茵陈、炒栀子、焦大黄清利湿热。若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子、白蒺藜祛风除湿止痒。若伴有泄泻属湿热下注大肠者,加炒苍术、炒白术、黄连健脾清热燥湿。若痤疮化脓者,加皂角刺、金银花、连翘、天花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若大便干结者,加焦大黄、枳实、厚朴泻热通腑。若痤疮属虚寒证者,则以荆防败毒散加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 唐胜强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