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湖明珠”牵手“东方之珠”,当青春的脚步迈入中医药文化沃土,会迸发出怎样的激情?初夏时节,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访学团的16名师生来到江苏无锡,开启了为期3天的交流研讨活动。
参观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氏喉科、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学习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平台搭建,与业内学者共同探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在荡口古镇探寻国学大师钱穆少时求学的印记,在灵山景区感受无锡人杰地灵之美……香港中文大学师生们在研学之旅中体验了厚重的无锡中医药文化。
“神奇的喉科吹药让我领略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6月6日,当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廖舒雅走进无锡市中医医院门诊二楼的黄氏喉科,立马就被展示柜中放置的药物器皿以及三个白色药物制剂瓶吸引了。
“这是我们的喉科吹药,具有多种功效……”随着医务人员的讲解,廖舒雅的眼睛始终没从三瓶写着“生肌散”“消肿散”“祛腐散”的中药制剂——喉科吹药上面移开。
据悉,黄氏喉科吹药是无锡市中医医院黄氏喉科的一大品牌,具有“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黄氏喉科吹药具有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祛痰等多种功效,其中,消肿散主治咽喉部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及口齿炎症性疾病;生肌散主治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及咽喉部溃疡性疾病;祛腐散主治8岁以下儿童口糜、牙龈红肿溃疡及口腔霉菌感染等疾病。
“太神奇了!外用药我听过多是贴剂、洗剂,把药物吹到创面,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也是第一次见到。”廖舒雅感慨,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只有用开放的心去传承和钻研,多角度考虑中医药的创新方法,才能为中医药研究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等回去一定要抽时间把古代中医书籍拿出来研读。”听闻用了喉科吹药七天后症状就可以改善,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副讲师吕国安感到“很惊喜”。“惊”的是这种“不起眼”的小众药物,竟然能被无锡市中医医院传承得这么好;“喜”的是老祖宗的药物在现代应用上疗效依然“能打”。记者采访得知,吕国安小时候经常生病,吃了很多西药后仍不见好,后通过中医治疗,逐渐好转。“中医治疗,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中医的认识,让我对中医充满好奇。”在多方考虑后,吕国安最终决定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学习,如今他已担任了中医课程的老师。
“开老百姓吃得起的药,还方于民”
6月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药访学培训班开班式上,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龙砂医派代表性传承人黄煌讲授《从远古走来的经方》。他从经方临床病案开题,讲解了经方的由来和历史沿革,强调了经方“古老、显效、方小”的特征,阐述了经方“尊重经验、立足临床、方必有证、逻辑性强”等丰富内涵,带大家共同感受了一场中医思维的回归之旅。
讲座中,廖舒雅认真听着黄煌教授讲授的每一句话。在近一个小时的讲座中,她边听边记,陶醉在经方世界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黄教授说的‘要给老百姓开用得起的药’,比如‘泻心汤’,价格便宜,疗效又好。”廖舒雅深有感触地说。这场授课不仅在经方制作技术上传授了很多经验,在如何让经方走向大众方面,也让她受益匪浅。“经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我们要将经方的配方和用法告诉基层的医生和百姓,让他们能用经方治疗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方于民,让‘经方花小钱治大病,不花钱也能治病’。”
廖舒雅对中医药研究非常感兴趣,她很佩服黄煌教授的理念:不仅要加强经方的普及和宣传,还需要利用互联网优势,将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并呈现给百姓,让百姓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喜欢中医药。
“通过3天的访学体验,我认为无锡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是天人相应的好地方。我会介绍更多的同学以及亲朋好友来无锡逛一逛,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廖舒雅说。(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