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1808-1863年),字孟英,浙江海宁人,与吴塘、叶天士、薛雪并称清代“温病四大家”,著有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温热经纬》 、《随息居饮食谱》 、《归砚录》 等著述,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年正值王孟英逝世160周年,为纪念这位“浙派中医”温病巨擘,6月2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共同主办,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宁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承办,嘉兴市中医药学会、海宁市卫生健康局、海宁市中医学会、海宁市中医院协办的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班暨“浙派中医·王孟英”学术会议在海宁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立“千年战役有岐黄”中医药抗疫主题展览。浙江省内外各级名中医、年轻中医师和中医药在校大学生等300余人出席会议,同时线上点击达20余万人次。
中医药抗疫主题展览
会议在全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单位——海宁市硖石小学师生带来的江南丝竹合奏《金蛇狂舞》《江南花园》非遗表演中拉开帷幕。
❖
国医大师葛琳仪,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曹启峰,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黄建波,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综合管理处副处长施翔,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金大,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万成兆,浙江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成信法,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杨进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万成兆致欢迎辞
万成兆介绍:
一直以来海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中医药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议程,中医药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12年海宁成功创建了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目前正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希望希望此次会议能集众家所长,为推动海宁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讲话
范永升介绍:
自2012年起,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每年举办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运用学术研讨班,旨在激发中医药同仁“学经典、做临床”的热情,开辟中医药传承的新路径。近年来,经典班先后以浙籍医家朱丹溪、张景岳的学术思想为主题。今年,正值王孟英逝世160周年,会议聚焦“温病四大家”之一的王孟英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此纪念这位杰出的温病大家。
国医大师葛琳仪讲话
葛琳仪指出:
王孟英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医风,为后世所传颂和景仰,也为后世中医人树立了榜样。“浙派中医”人应肩负起传承好“浙派医家”学术思想、发展好“浙派中医”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视频讲话
王琦对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连续十二年举办“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班”表示肯定与赞扬。
他提出:
王孟英一生的成就很好地诠释了“读经典 做临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会学员应通过学习交流激起学术思想上的碰撞延伸,将临床理论思维提高到新的水平。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曹启峰讲话
曹启峰指出:
中医药发展最重要的是传承与创新,举办学术研讨班学用浙籍医家临证经验,是推进“浙派中医”传播与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继续教育平台,对于培养具有经典思维和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新“浙派中医”人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