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 针灸中各种疾病常见“反应点”最全收集
    来源:卢医 2019-11-08 [医疗] [中医百问]
  • 针灸临床针刺深浅的依据
    来源:针灸问鼎 2019-11-07 [医疗] [中医百问]
    针刺的深度主要根据穴位的解剖特点而定,一般来说,位于头面、胸背、手足等肌肉浅薄或邻近重要脏器的穴位宜浅刺,而腰腹、四肢等肌肉丰厚处的穴位可适当深刺。但这只是一般的原则,在临床上还应当结合病人的体质,疾病部位、性质和时令冷暖等情况同时考虑,适当掌握针刺深浅,才有利于提高疗效。
  • “扶阳学派”是中医理论在近代“守正创新”的典范
    来源:中华静修园 2019-11-07 [医疗] [中医百问]
  • 《中医内科学》50个病证辨病依据!建议中医都看看
    来源:大医至简倪海厦 2019-11-07 [医疗] [中医百问]
  •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
    来源:梧桐山中医学堂 2019-11-04 [医疗] [中医百问]
    比例: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 针灸的注意事项及处理要点
    来源:仁心仁术大医精诚 2019-11-02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针灸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针灸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介绍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处理16要点,供大家学习。
  • 中医眼里的油盐酱醋酒
    来源:健康归元食疗 2019-10-28 [医疗] [中医百问]
    都说中医源于生活,我们的一举一动,吃喝拉撒睡都和中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看看厨房里的油盐酱醋如何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利器。
  • 中药煎服法大全!
    来源: 养生深圳 2019-10-26 [医疗] [中医百问]
    吃过中药的人都知道,医院会有免煎颗粒、自己煎煮和代煎等剂型,代煎省事,免煎颗粒方便携带,自己煎最为传统,汤药更浓,各有利弊。 那么你会煎药吗?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名中医仝小林教授的中药煎服法。
  • 治痛25套对穴组合,【治痛翻倍】
    来源:医中悟道 2019-10-21 [医疗] [中医百问]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临床中,常常选用两个穴位组成一组对穴,针对一类“症候结构”配伍其他腧穴灵活运用,收到较好效果。还可以在治疗前后对照主症的变化,检验“辨证”的准确与否。 对穴是一个新的腧穴配伍概念,研究对穴并在临床不断加以总结,可使我们更加深入认识腧穴特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 十二经别精美3D图谱
    来源:中西医适宜技术 2019-10-14 [医疗] [中医百问]
  • 眉毛决定寿命长短,出现这个信号,可能是大病征兆,速查!
    来源:上医健康 2019-10-14 [医疗] [中医百问]
    咱们先来说一个医圣张仲景的故事:东汉末年,也就是1800年前,张仲景遇到时年20多岁的文学家王粲,出于职业习惯,张仲景“望”了“望”他,用专业中医词汇来讲,这叫“望诊”。谁知道这一望,竟诊出了20年后的病。
  • 针灸配穴
    来源:世界针联 2019-10-13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腧穴加以组合配伍,进行针灸治疗的措施。针灸临床处方的基本形式。针灸配穴主要包括腧穴选取和腧穴配伍两方面内容,其基本规律有循经取穴、经验取穴和按时取穴等。
  • 《针灸大成》
    来源:世界针联 2019-10-13 [医疗] [中医百问]
  • 针灸
    来源:世界针联 2019-10-13 [医疗] [中医百问]
    用针刺和艾灸进行治病的理论和医疗手段。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发明和组成部分。最初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在实践中认识了腧穴和经络,形成一整套诊断治疗的理论,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通常所说的“针灸”,既专指针灸疗法,也可以用来表示整个针灸学科。所谓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 针灸针
    来源:世界针联 2019-10-13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针刺疗法所使用各种针具的总称。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