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院士指导减肥,明确核心病机,见效快副作用小!这家中医院的肥胖专科为啥这么牛?
作者:徐婧 胡梦 王辉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04-05 [医疗] [医疗资讯]
今年是体重管理年。8年前,湖北省中医院率先成立肥胖专科,对肥胖症进行中医临床分期分态,提出“三结合”“六步法”等诊疗规范,使4万多名患者获益——

最近,“减重”无疑成为了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也将“体重管理”作为关键词提及。体重管理,已经从个人生活方式上升为国家行动。

事实上,在国内的一些中医院,肥胖症早已成为医生重点关注的病种之一。早在2017年,湖北省中医院就以前瞻性的眼光成立肥胖专科。2020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指导下,“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湖北基地)”落户于此。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仝小林提出的态靶辨治理论指导下,一套临床疗效明显、临床路径明晰、推广范式明确的肥胖症中医防控诊疗综合体系逐步建立。4万多名患者从这里走出,重拾生活信心和身体健康。

“要把态靶医学的智慧结晶更好应用于广大临床诊疗。发挥中医慢病调理优势,减重、调脂、降糖、降压、消除脂肪肝等多靶点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让更多肥胖症和代谢病患者获益。”仝小林说。

 

 

  • 明确肥胖核心病机
  • “三结合”“六步法”突显中医优势

 

中医药治疗肥胖,首先要明确肥胖的核心病机。

在仝小林“态靶辨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万余名患者临床症状,肥胖专科对肥胖症进行了中医临床分期分态。

“滞态和膏浊态分别是亚临床肥胖、临床肥胖阶段的核心病机。”肥胖专科主任肖明中说,滞态以饮食摄入过量所致的脾胃壅滞为主,治疗以开郁通腑,导滞运脾为核心;膏浊态阶段常伴随有多种肥胖相关并发症,如“糖浊”“脂浊”“血浊”“尿酸浊”等,治疗以补气健脾,消膏降浊为核心。

肖明中介绍,明确疾病分期分态后,采用“三结合”“六步法”治疗干预。

中医减重“三结合”综合干预体系,是指集中药内服+适宜技术+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为一体中医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方案。内服中药是在明确疾病“态”下的协定加减方;针刺、穴位埋线等中医适宜技术靶向解决食欲旺盛等问题;健康管理引入服中药禁食疗法、八段锦等中医特色干预手段,平衡疗效性和舒适度。

肥胖症“六步法”诊疗流程,是指预约就诊、体征评测、病史询问、明确诊断、方案制定、健康管理的诊疗闭环。“六步法”以标准化表单强化流程质控,确保同质化诊疗方案的可复制;采用“一人一档一医”机制,建档管理建数据库,提升临床决策准确性;健康管理多维度采集患者舒适度反馈,实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舒适性;医护主动健康管理,破解失访率高的难题,提升患者主动依从性。

为精准诊疗并为肥胖症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支撑,肥胖专科还汇聚形成了超4.4万诊疗人次的肥胖症数据库,累计保存2万6千余份肥胖症患者生物样本,形成200余个典型医案等,为未来基于肥胖症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和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患者减肥前后对比图

 

“中医对肥胖症的临床分期,是中医药减重的独特优势所在。对于肥胖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药能够起到多靶点,多途径一体化治疗作用。”肖明中说,目前,西医对于肥胖合并多种合并症的患者用药主要是多种西医药物的叠加,患者每天服用20~30颗药物临床中十分常见,对身心都是沉重负担。并且减肥西药停药后体重反弹率较高。而中医药综合疗法涵盖了调整肥胖人群的状态、改善各种症状、恢复多种代谢指标,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能够减少停药后的体重反弹。

肖明中表示,中医综合方案患者副作用少于西药治疗,临床常见伴随症状改善明显,如乏力疲劳感减轻、食欲下降、情绪改善、睡眠好转,肥胖患者精气神普遍提升。

由于在中医药诊治肥胖症方面的前瞻性,今年1月,该团队获评湖北省肥胖症针灸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全国首个以肥胖症专病诊疗为核心的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2024年获评的10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中唯一一家中医院。

 

 

  • 中医减重疗效显著 
  • 健康“甩肉”造福数万患者

 

111.6kg,是武汉市民刘先生的体重,这让他成为了肥胖专科收治的“重量级”患者之一。刘先生表示,超重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大患”。2024年,刘先生因重度肥胖引发并发症,被肥胖专科收治入院。

医生为刘先生量身定制了中医药综合减重方案,经过9个月中药内服、针灸治疗配合饮食控制,刘先生体重维持在了77.4kg,身体质量指数(BMI)从最初的38.4降到26.6。回忆起治疗的经历,刘先生不由感叹中医药的神奇。

花店老板陈女士曾因高达163.5kg的体重导致呼吸衰竭住进了湖北省中医院ICU,在一年半时间内,成功减重91.7kg,中医药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转变。

根据该科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结果,中医药综合干预1、2、3和6个月后,患者体重相较于治疗前分别可降低3.80%、5.86%、8.00%和10.01%。

“中医药综合诊疗方案在肥胖症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大有可为。”肖明中说。

“肥胖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得防;临床肥胖是病,得治;亚临床肥胖是高风险,得管。”该团队针灸负责人周仲瑜认为,一个人的体重管理可以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比如,陈女士的蜕变就激发了“社区健康觉醒”,吸引了50余名社区近邻结伴来医院减肥。

从个人快乐减重到社区“群减”,一条肥胖症诊疗临床路径已经形成,中医药减重理念在社区百姓中蔚然成风。

 

 

  • 推广范式渐成型
  • 辐射基层百姓燃起减重热情

 

“一个月减13斤,两个月瘦20斤。”2月20日,“胖友”周先生走进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肥胖门诊复查时,兴奋地分享经历。

近年来,依托湖北省中医院组建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湖北基地)态靶辨治传承推广专家团队向基层辐射,现已建立工作基地3个(红安县中医医院、孝感市中医医院、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筹备建设基地1个(神农架林区中医院)。

在几年的实践中,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湖北基地)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肥胖症的共病、共流行的特点,提出“关口前移”治疗肥胖,从而防控慢性代谢病的思路,强调肥胖症在多种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探索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药系统性防治干预策略。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梁波说:“没想到基层县级中医院也可以建立院士级的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临床基地,更没想到院士会亲自来指导,中医代谢病防治门诊患者量激增和患者满意度跃升,也是前所未有的。”

徐怡是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目前湖北省中医院已经与该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结合中心成熟的家庭医生防控慢病模式,持续提供肥胖症相关诊疗技术支持,将健康生活的触角进一步延伸至每家每户。

湖北省中医院医务处负责人、工作室核心骨干周亚娜介绍,在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指导下构建的肥胖症“省—市—县(区)”态靶辨治三级协作网络体系已形成。省级医院制定标准诊疗规范;市级医院执行标准诊疗规范,以疗效带动当地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团体体重管理,形成样板;县(区)医院执行标准诊疗规范及健康宣教规范。

医院还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依托医院院内信息平台和湖北省中医馆信息平台,通过湖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网络和“省—市—区(县)—基层”分级诊疗基础,初步构建了“防、筛、诊、治、康”五位一体的肥胖症防治信息化体系。

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肥胖防治方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AI)在其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