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 我要投稿
“杏林寻宝”聚宝少数民族医药
作者:姚晶尧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12-13 [医疗] [传统医药]
第十六届“杏林寻宝”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活动在海南海口展开,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荟萃表演——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藤灸传统医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符志坚演示藤灸疗法。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藤灸传统医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符志坚演示藤灸疗法。

 

一盏灯、一瓶药、一根药藤即可施灸治病;一块民族特色花色布兜、两块特色药包即可敷腹热疗;一枚龙豆,脸部游龙即可刮痧治面瘫。

“不可思议,原来少数民族的治疗方法这么丰富。”台下观众啧啧称奇。

12月8日,第十六届“杏林寻宝”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在海南海口举办,8个特色疗法,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荟萃表演。

此次“杏林寻宝”演示会上,来自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医药类藤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符志坚演示的藤灸疗法成为一大亮点。

只见他一手持药,一手持藤,将燃烧的藤条在患者的背部通过按压等方式,刺激穴位及经络通道。

“施灸过程中,一点都不烫,灸完之后,疼痛的肩颈和腰背的肌肉,都得到了放松。”一番体验后,患者说道。

“藤灸疗法治疗疼痛效果比较好,特别是海南岛的一些黎族聚居山区里面运用比较多。”符志坚说:“我们现在把这种疗法应用在医院当中,目前用来保健是比较热门的,通过暗火灸、明火灸可以明显缓解上班族的压力。”

据了解,黎族藤灸疗法已传承一百五十余年,是一套系统性的少数民族医药技艺。同样在此次技法演示中具备上百年传承的龙豆刮痧,也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亮点。

“龙豆刮痧最主要在呼吸系统疾病上有很大疗效,例如感冒、发热、咳嗽,还有我们神志类的疾病,头痛、失眠、神经衰弱以及肢体疼痛的痹症,还有皮肤美容”。献宝人、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黎族医药门诊医师柯维华说:“它的操作非常简便,龙豆就是过江龙树的种子,从豆荚里面取出的龙豆可以做刮痧治疗。”

历时16年的“杏林寻宝”活动此次走进宝岛海南,可谓是踏进了少数民族医药的“大观园”,整个献宝过程中精彩不断。

布依族肚兜热疗法是贵州布依族传统医学中的一项独特疗法,融合了中医温热疗法和布依族传统草药的智慧。此项技艺是献宝人韦海涛家传,她擅长辨证选用中草药,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治病保健的目的。

房氏古道瑶药推疗法来自献宝人房来白八,祖传第七代瑶医。世代在粤北大山中采药治病,为当地瑶民服务,对风湿痹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擅长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武气针疗法来自贵州习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小清,他擅长运用家传针灸技法治疗脑萎缩、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英籍华人针灸师王迎为大家带来了现代腹诊针灸,他擅长运用现代腹诊针灸诊疗体系,以及制热制凉针法,对于临床疑难杂症诊疗具有显著的疗效,目前致力于推广腹诊针灸。

蔡氏六经医学传承人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民间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坐诊专家蔡长友,他长期致力于研究经方。

依据医圣张仲景六经辨证学术思想,蔡长友创立了特色鲜明的“蔡氏经方六经医学”,还曾编写出版专著《伤寒论启慧》《伤寒论六经辨证速成》。

邓氏正骨术是来自于献宝人邓善乐,他是祖传中医邓良正骨术第三代传人,广东乳源县第9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技术领域为正骨外敷固定法,临床善于治疗骨折、脱臼、扭挫伤、关节炎类等多种类型骨关节疾病。

8位民间中医绝技高手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场场表演精彩绝伦,令台下观众叹为观止。

来自五湖四海的民间高手如今齐聚一堂,但当初寻宝过程历经千辛万苦。

“我们会派专业团队对此次献宝的技人进行筛选,然后再分析它的临床应用价值,全面考察后,我们就会选择其中的一些放到演示会来演示,有一些会转化到临床吸收使用。”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说。

截至目前,“杏林寻宝”活动16年以来总共寻访民间中医药技术561项,实地走访287项,共有157项上台展示,目前已经明确在医院使用的有60项。

“其实我们的初衷就是看到散落在民间的特色技术,非常有效地服务广大老百姓,同时有一些技艺又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把它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还有很多疗法可以进行融合。我们的目的是打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博物馆和集散地。”史俏蓉说。

本次活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海南省卫生健康委、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院联合主办。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