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方’在手,释难解惑,启迪后学;‘大典’在案,用之于民,惠之于民。希望丛书的问世,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健康科学发展。”近日,《中医良方大典》(全六卷)(以下简称《大典》)出版座谈会暨中医良方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大典总序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指出,中医药是一门古老却历久弥新的学科,不应“供”在博物馆里,而是要融入社会,为人民服务。“作为一部综合性的大型方剂参考丛书,不仅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普通读者查阅参考的工具书,为现代医疗、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便利,也是全国各大图书馆的必备馆藏。”
据悉,《大典》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中医药工作传承创新的集大成之作。“《中医良方大典》(全六卷)出版工程”自2019年正式启动,为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也是上海市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经过三年精心运作,终成正果。全六卷分为内科一卷、内科二卷、外科卷、妇科卷、儿科卷和肿瘤卷,收集了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的中医专著以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论著,将有关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等方面的临床治疗经验良方整理汇编成书,力守“明、效、繁、准、多、妙、清、广、全、新、验、信”十二大准则,共收入病种近900种,方剂三万余则,总计820余万字。
《大典》总主编、国医大师严世芸介绍了编撰过程及图书特点。编著团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多位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组成,书中的每种疾病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主,记述中医治疗方法,将每种疾病从概述、辨证施治、经验方、单方、中成药、预防用药六部分进行深入阐述。
“古有《备急千金要方》,今有《中医良方大典》。大典高度重视临床应用资料分析和疗效科学评价,充分展示了上海中医药传承发展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最新创新成果。”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国强表示,不仅要将中医良方汇集起来形成大典,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医良方活起来、用起来。
活动中,参会嘉宾围绕《大典》展开关于“中医良方的传承和人才培养”的研讨,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妙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