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科技
  •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第一期在横琴启用
    作者:李文芳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12 [科技] [中国中医药]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称“横琴实验室”)第一期场地近日在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启用。
  • 我国科学家创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肿瘤中西医防治新方法
    作者:魏梦佳来源:新华社 2024-11-12 [科技] [中国中医药]
    精准预警肿瘤发生并进行有效干预对降低肿瘤发生率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让具有“治未病”特色理论与丰富实践的中医更好地在肿瘤防治上发挥作用?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李梢带领团队历经20余年研究,创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肿瘤中西医防治新方法AI-TWM,并在胃癌早期防治上取得良好的示范应用效果。
  • 上海数据交易所首个中医药数据产品挂牌!
    作者:宋宁华来源:新民晚报 2024-11-07 [科技] [中国中医药]
    11月5日,上海康桥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下称“康桥中药”)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举行了数据产品授牌仪式,旗下的“康桥中药药研智库数据”数据产品挂牌上海数据交易所。这是上海数交所中医药领域挂牌的第一批产品,也是上海浦东康桥镇首个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的数据产品。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儿童和成年单纯性肥胖人群用药共性与差异
    作者:中医药文献数据库 2024-09-26 [科技] [中国中医药]
    王琳琪 唐允婷 吴小文 程亚伟 海南省中医院
  • 马鞍山市:优化中医服务 打造“健康e站”
    作者:汤复园来源:安徽日报 2024-09-16 [科技] [中国中医药]
    “现在感觉舒服多了,之前肩颈疼痛不适,我听说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开展中医对症治疗,就来尝试下‘中药贴’,真是方便又实惠。”近日,家住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的马女士欣慰地说。
  • 《中医药-茯苓》国际标准在湖南怀化成功发布
    作者:陈俊名 王璨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4-09-16 [科技] [中国中医药]
    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13日在湖南怀化举行,在平行活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交流会暨中医药ISO国际标准怀化大会上,《中医药-茯苓》ISO国际标准发布。
  • “华佗故里”来了位“AI中医”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9-16 [科技] [中国中医药]
  • 这种疾病死亡率逐年攀升!纳米中药为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选择
    作者:徐婧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09-06 [科技] [中国中医药]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李宁、许若丹团队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备的基于微流控的纳米中药制备技术方案,为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选择——
  • 从中医获得灵感 AI“望舌诊病”准确率98%!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4-08-21 [科技] [国际中医药]
    据美国优睿科网站8月13日报道,一种计算机算法通过分析人类舌头的颜色来预测不同的疾病,准确率达到98%。
  • 四川首个中医器具国际标准获批立项 规范杵针的结构、尺寸等生产要求
    作者:石小宏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08-19 [科技] [中国中医药]
    日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仲愚杵针疗法第十六代传承人樊效鸿团队提出的“李氏杵针”器具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审批并进入推进立项阶段,系四川首个获国际标准立项的中医器具。这标志着四川在中医器具的国际标准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
  • 中药能减轻癌症治疗毒副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2024-08-17 [科技] [国际中医药]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小型试验结果表明,以中国古代中草药为基础的实验药物YIV-906有助缓解化疗和放疗给癌症患者带来的毒副作用。24名患者服用YIV-906后,直肠癌疗法造成的胃肠道副作用更小。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胃肠道肿瘤学》杂志。
  • 山东省中医院获批筹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来源:齐鲁壹点 2024-08-17 [科技] [中国中医药]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批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第一批)筹建的通知》,批准第一批139家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筹建工作,由山东省中医院牵头,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共同申报的“山东省中医药疗效机理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是继山东省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技术创新中心之后,省中医近5年获批筹建的第三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 两部门印发意见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医药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08-16 [科技] [中国中医药]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药全行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数据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
  • 机器人也能做艾灸!手法稳定,疗效更有保障
    作者:伍志成 杨清跃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08-15 [科技] [中国中医药]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近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热敏灸团队致力于智能化研究,研发的热敏灸机器人为群众提供全新灸疗体验——
  • 人工智能也可“望闻问切” 辅助中医诊疗更便捷
    来源:科技日报 2024-07-29 [科技] [中国中医药]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