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10部门发文鼓励中医,未来中医价值不可估量
来源:医馆视界 2018-12-11 [其它] [国际论坛]

01

 

《中国中医》报道: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设中医心理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

 

《方案》从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并强调各省(自治区)至少选择1个设区市、各直辖市以城区为基础开展试点工作。

 

《方案》要求,要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各试点地区卫生健康等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支持省、地市、县三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要在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

 

在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综合医院(含中医院)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

 

 

02

 

从古到今,心理疾病的治疗,都被大家认为是西医的专长,但事实上,我们的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深厚的心理学思想和理念。

 

在《女医明妃传》中火了一把的祝由之术,就可视为一种传统中医心理疗法。一些传统的中医身心调节术,如按摩、针灸、气功,或是传统的中医心理疗法,如情志相胜疗法、暗示疗法、归根心理治疗等也能治疗心理疾病。

 

中医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汪卫东曾表示,中医心理疗法方法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特点,更能够满足中国人的心理治疗需要,治疗的阻抗较低,大多能够取得让患者较满意的疗效。

 

我国历代许多中医名家都有擅长此类的。例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是一位中医心理治疗大师。

 

他不仅善用汗、吐、下三法治各种疑难怪病,还擅长运用中医情志相克的理论以心理疗法治疗各种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在他的医学专著《儒门事亲》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用心理疗法治愈的案例。

 

据悉,金代有一息城的司侯,父亲被贼人所害,他因此而悲伤不已,整日啼哭。不多久,发现心下疼痛难忍,症状每日愈增,一月之后,竟然形成了结块,如同杯子倒覆一般大小,痛不可触。

 

司侯尝试了各种医药都不得缓解,最后延请张从正来诊治。张从正问清楚司侯得病的缘由,根据他此时的症状,拟定了一个“心药方”:他趁着巫师也在病人身旁,穿上巫师的夸张服饰,模仿巫师的动作和体态,在他病榻前又唱又跳,并夹杂着戏谑狂言,惹得司侯哈哈大笑。如此两三日之后,没想到司侯心下的结块竟然慢慢消散,最后竟然痊愈了。

 

不仅是张从正,还有华佗。相传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内淤血。华佗收了这个郡守很多礼,非但不给他治病,还写了一封信来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太守一怒之下,竟然吐出了几口黑血,说来也怪,郡守吐出淤血后,病居然好了起来。

 

总而言之,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具有蕴义深邃而又极富特色的概念、范畴和体系。就其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所反映的科学水平来看,足以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而无愧色,可谓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运用得当,其民疗效果及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低估的。

 

但是,虽然中医有着深厚的心理学思想和理念,这些丰富的知识,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诊治技术,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心理学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学科体系建设不完整,临床专业人才的匮乏等。

 

“而经费短缺与人才短缺是目前中医心理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汪卫东还曾说,要解决以上问题,最根本的是需要提升学界业界对中医心理学的重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另外,形成国内外中医心理学的国际科技合作合力,发挥团队作用,对中医心理学的国际化和科研工作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