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有特效
来源:山西省卫生厅 2024-07-24 [针灸临床]

神经衰弱是常见的慢性病,也可以说是脑力劳动者的一种职业病。

患者最苦恼而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失眠问题:有了充分的睡眠和安静的休息之后,全身症状也就可望减轻和消失。

过去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催眠镇静剂,进行药物治疗,也就是为延长睡眠,虽然收到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却不断出现。

自从针灸疗法开展以来,方弥补了以上缺点。大同铁路医院对神经衰弱症进行了针灸疗法,在治疗三十一例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经过治疗的三十一例患者,完全是男性的青壮年,都是脑力劳动者。

 

其患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爱参加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房事过多(手淫),思虑太过,心肾不交,血虚难以养心。也有因肝胆火旺而上炙或湿痰壅遏于脾肾而起的。

 

主要症状:失眠,抑郁,多疑,头痛,头晕,耳鸣,多梦,心悸,早泄遗精,体虚多汗,全身疲倦,消化不良,容易感冒,记忆力减退等。

 

 

穴位介绍

对神经衰弱患者,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失眠问题,所以他们采取的这几个穴位,就是一种良好的催眠剂。

 

在针灸治疗三十一例患者中,有二十六例在扎上针的当时就出现了睡眠状态,

 

其余的患者在针刺后的当天晚上,就程度不同地延长了睡眠时间,所以肯定针灸疗法对治疗神经衰弱症有特效。

 

风池、风府穴——是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维持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中平衡的特效穴,他能使大脑皮质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下转为抑制,也就是当患者难以入睡时通过针刺调整后,很快的达到睡眠和延长睡眠时间的目的。

 

同时还能解除头痛、头晕、多疑、抑郁、多梦、耳鸣、全身疲倦等症状,相应地增强记忆力。

 

内关穴——是治疗心脏疾患以及因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循环系、呼吸系、消化系等疾病。有强心定喘、助消化的作用,他能解除心悸、身虚多汗、全身疲倦、消化不良等症状,相应地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三阴交——是泌尿生殖疾患的特效穴,针刺该穴,能很快的抑制早泄遗精现象。

 

此外,对神经衰弱症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失眠等都能发生作用。

 

太阳——是治疗头痛的特效穴,一般神经衰弱,所致的头痛,大多数是颞部两侧剧痛或钝痛。针刺该穴,可立即达到止痛目的。

 

 

手法介绍

针刺手法是在针术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疗效,所以不但应该了解针刺的部位,更重要的是掌握熟练的手法。

 

 

 

用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手法:

 

风池、风府穴——针剌一寸(同身寸),使捻捣的手法行弱刺激(一分钟取针),切忌深刺。

 

太阳、内关、三阴交——针刺后别捻动。留针四十分钟以上,因大多数患者是在针刺的当时即有睡意出现。为达到治疗目的,可酌情延长留针时间。

 

 

 

针刺步骤

第一:病人的体位最好是举择(俯伏式)以兴奋为目的,对风府、风池进行弱刺激。

 

第二:待风池、风府穴针后,应令病人仰卧,针刺太阳、内关(如有遗精早泄可刺三阴交)。

 

病例分析

  • 病例一

韩××,年二十五岁,男性,业会计,病历号33299。

 

主诉:1951年因患威冒,治愈后,遗留下头痛、眩晕,逐渐食欲减退,心慌,疲倦,失眠(晚上最多能睡四小时,但有一点微小的声音,就被惊醒)。

 

经中医治疗后,已基本全愈。每日能保持六——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于1958年四月份,又患感冒,体温40℃,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

 

后又出现头痛、头晕、眼前发黑、全身疲倦、不能思虑问题、不能看书报、恶心、心悸、食欲不振、遗精失眠(不能入睡,有时稍一迷糊,就被恶梦吓醒)。

 

经当地医疗机构用药物治疗,和××医院的电睡眠疗法,共一个多月,效果不佳。后来铁路医院进行针灸疗法。

 

检查:眼窝发青紫,面色黄白,体消瘦,呈疲乏状态,一般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神经衰弱症。

 

治疗:针风池、风府、太阳、内关、三阴交对证施针。

 

 

第一次在针灸治疗的当时有睡意出现,当晚能睡眠六小时,前后共针灸治疗四十余次,一切证状消失,能保持八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 病例二

樊××,年二十四岁,男性,职业:技术员,病历号942。

 

主诉:1950年就患神经衰弱证,经常头晕,工作稍劳累即头昏加重,阵发性头痛,记忆力减退,胃痛吐酸,食欲不振,恶心疲倦,

 

多恶梦,盗汗,失眠,耳鸣(一听到广播歌声,或较大的声音后,即整日脑子里不时发出同样的歌声和声音)。精神难集中,经药物治疗无效。

 

检查:眼窝发青紫,精神营养中等,心肺正常。  

 

 

 

诊断:兴奋型神经衰弱。

 

治疗:针风府、风池、太阳、内关、足三里(治胃痛)。

 

 

第一次(195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针灸治疗的当时,睡眠一小时,当晚睡眠八小时还想睡。

 

第二次(195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为保持一定的睡眠时间,达到治疗目的,给病假二日,针灸治疗后,当日下午就睡眠一小时,晚上又睡眠九小时左右,前后共针灸治疗十七次,已痊愈,观察了九个月,一切均正常。

 

•本文摘自《山西省中医药临床实效要录》(1959)丨编者/山西省卫生厅。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