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推开少数民族医药之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01-02 [医疗] [医疗资讯]
近年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以促进学术进步推动少数民族医药整体发展,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22、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和学术著作奖颁奖会议现场,伴随着歌曲《爱我中华》,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专家学者走上颁奖台,领取属于自己的“荣光”。

自2017年以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依据学会科学技术奖和学术著作奖评审办法与细则,已经开展6个周期的评审奖励工作,通过科技奖励促进学术繁荣。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苏钢强表示,要抓住机遇,坚持“发掘、整理、传承、创新、提高”的办会理念,坚持学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学会的凝聚力在于服务,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医药与相关领域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和提高,促进学术繁荣和发展。

 

搭建平台,加强人才培养

自2017年以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学会的平台优势,积极打造学术交流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多方位服务平台、社会公益平台,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学会共设立分会95个,基本覆盖了业务范围的各方面;团体会员单位总数221个,个人会员3万多人,包括22个民族,成为引领各少数民族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少数民族医药人才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学会多渠道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继续教育项目,壮医适宜技术及临床应用学习班等7项获批通过;启动学会的继续教育项目,2022年蒙西医结合诊疗呼吸系统疾病培训班、民族医药睡眠障碍诊疗技术学习班等5个项目落地实施,使得培训班学员收获少数民族医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当中。

 

深耕科研,推动学术发展

科技创新是传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为做好少数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工作,学会深度融合少数民族医药创新资源,从科研立项、科技奖励、学术著作出版、学术传播等四个方面同时发力,切实推动少数民族医药学术繁荣和发展。

2017年,学会正式启动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印发《学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支持少数民族医药开展理论、临床、技术、资源和产品等方向的研究。该项目启动以来,受到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者的热烈响应,申报数量逐年递增。截至今年,已有6批共746项申报获得立项,目前已经完成结题382项,研究内容聚焦解决各学科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涵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研究等领域。

与此同时,学会还启动了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调动专家学者著书立说的积极性。该项目启动以来,现已列入规划的有36个分会申报的44个项目。“这对加强少数民族医药间相互交流,推动其有效传承,促进其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苏钢强说。

学会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奖励工作。2017年以来,学会依据学会科学技术奖和学术著作奖评审办法与细则,开展了6个周期的评审奖励工作。“学会的科技奖励工作激励了我们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激励了年轻一代少数民族医药科技工作者成长进步。”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教授万定荣在会上表示。

 

制定标准,提升标准化水平

2010年,一家以瑶医特色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北京瑶医医院在北京丰台区开业接诊;2016年,北京瑶医医院被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确定为第二批“民族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2023年,服贸会中医药展区内的北京瑶医医院展台人流如潮,不少参观者排队体验瑶医目诊……如今,少数民族医药从大山深处走进寻常人家,古代医药智慧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为推动少数民族医药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在组织机构建设、标准制修订、标准服务推广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学会组建了17个民族223位专家组成的“民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民族医药分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效管理14个少数民族医药分会的标准工作;同时设立了3批共24家“民族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推动少数民族医药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在标准修订方面,学会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委托,先后承担了第一批、第二批少数民族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批少数民族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等相关项目,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特色专科内涵建设提供服务。2017年以来,学会已开展少数民族医药标准制修订共269项。

2017年以来学会先后审定发布6个少数民族医的名词术语规范;5个少数民族医的51个优势病种诊疗指南;17个少数民族医的160个医疗技术操作规范;10个少数民族医的49个养生保健技术;已审定拟发布11个少数民族的80余个护理方案。同时重点研究制定少数民族医治疗优势病种的专家共识,截至目前共立项31个。

推窗风来,奏响传承之音,借助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之力,少数民族医药从大山深处走进寻常人家,在扶持中壮大,在传承中创新,在时代的浪潮下绽放绚丽之花。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