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张女士近日遭遇了一件烦心事:只要一上班就尿频,一回到家或到了休息日,症状就缓解了。张女士辗转于各医院的妇科、泌尿外科治疗,吃了不少药却收效甚微,这让她越来越焦虑。当张女士得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于3月开设了“中医情志病”专病门诊后,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便前往求医。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明确“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后不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便开设“中医情志病”专病门诊,为情志病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中医诊疗服务。
在曙光医院“中医情志病”专病门诊,医生经过望闻问切,诊断张女士是因持续肝气郁结及肾虚膀胱热导致的“郁证性尿频”。在中药配合针灸的治疗下,她的症状很快改善。“没想到是因为情志而得病,也没想到中医疗效这么好。”张女士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逐渐恢复正常。
“情志病的概念古已有之。”作为“中医情志病”专病门诊医生,该院传统医学科主任医师傅慧婷介绍,“情志病”是指因情志刺激引发、伴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情志病表现多样,除了情绪过激、性格变化外,还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慢病的治疗与康复。
傅慧婷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情志类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小叶到该专病门诊就医的时候,已经因病不得已休学在家了,她日常入睡困难,精神恍惚,狂躁易怒,虽服用药物,但症状仍时轻时重。傅慧婷辨证后予以抑肝散加味治疗,服药一周后复诊,小叶自述不仅睡眠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也更加稳定了。
曙光医院“中医情志病”专病门诊通过集中资源、精准诊疗,不仅能让更多人关注情志病,还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情志病治疗中的优势,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防止病情恶化。傅慧婷介绍,该专病门诊共有四名高级职称医生,主要依据岐黄学者蒋健“郁证诊疗体系”学术思想开展诊疗,重视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从郁论治,病郁同治的同时,结合心理情志疗法进行治疗。
“中医药在情志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傅慧婷说,情志病早期通过常规中医药治疗即可有效缓解症状,重症患者在专科医院系统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症状也能明显改善。
目前,“中医情志病”专病门诊一方面为患者应用中药进行调理,如易怒则疏肝解郁;多思则健脾养志;善悲则补足肺气;因病致郁,则兼疗疾。另一方面还通过针刺、艾灸、拔罐、埋针、推拿等中医外治法配合治疗。“此外,我们还会用中医的语言进行‘话疗’。”傅慧婷表示,门诊开诊以来,用传统医学思维疏导情绪,结合中医综合诊疗手段,实现身心同治,病心兼顾,为情志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