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臻,女,1965年出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教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针对胃癌前病变提出“升清降浊法”及“健脾活血法”阻断“菌—炎—癌”进展;注重中医药与现代内镜技术相融合,创新性开展“内镜下喷洒白及胶促进溃疡愈合及保护黏膜”及“内镜下定标活检技术”。
组方:法半夏12g,干姜9g,黄连9g,黄芩12g,甘草6g,党参15g,茯苓20g,炒白术20g,陈皮15g,厚朴15g,木香15g,砂仁10g,石菖蒲15g,莪术10g,半枝莲10g,石斛15g。
功能:平调寒热,理气化滞,养阴活血。
主治:用于证属寒热错杂、气滞湿阻,兼有血瘀或胃阴不足证的胃癌前病变(PLGC)患者。症见胃脘痞满,胀痛或刺痛,恶心呕吐,纳呆嗳气,口干口苦,舌苔黄白相间或腻,脉弦滑。
方解:方中法半夏辛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开结消痞之效;干姜辛热,可温中散寒,与半夏配伍增强温通之力;黄连、黄芩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与辛温药相配,辛开苦降,调和寒热。上四味药仿“半夏泻心汤”之结构,针对中焦寒热错杂、气机壅滞之痞满,通过寒热并用,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木香、砂仁、陈皮、厚朴、石菖蒲均为辛温之药,其中木香、砂仁理气止痛,醒脾开胃,化湿止呕;陈皮、厚朴宽中下气,燥湿除满;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开胃。上药协同,增强行气导滞、化湿和胃之力。党参健脾益气,补虚扶正,炒白术燥湿健脾,助运化,茯苓渗湿利水,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缓急,四药组成“四君子汤”化裁,补益脾胃之气,增强运化功能,同时防止理气、清热药伤及中焦,体现“攻补兼施”思想。莪术行气破血,消癥散结,改善气滞血瘀;半枝莲清热解毒,化瘀利水,兼清湿热毒邪;石斛甘微寒,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效,可佐制方中辛温燥热之品,防止温燥伤阴,兼顾胃阴不足之口干、舌红少津。全方诸药共用,具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气血同调、燥润相济的特点,共奏平调寒热、理气化滞、养阴活血之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杨岩 赵双梅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