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定期更新环球健康新闻资讯,欢迎关注首页以阅读最新文章。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伦敦2月6日电(记者郭爽)近年来,全球环境中的微小塑料颗粒急剧增加,引发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担忧。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证实,人体大脑等器官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正越来越多。
本次研究关注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NP)”,是指直径从1纳米到500微米不等的聚合物颗粒。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相关,但科研人员对它们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及健康后果等情况的了解仍然有限。
为检测人体组织中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含量,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对2016年和2024年的尸检中获取的肝脏、肾脏和大脑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浓度显著高于肝脏和肾脏样本,并且2024年大脑样本中的浓度比2016年增加了50%。与更早的此类数据的对比也显示,大脑等器官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呈增加趋势。
此外,研究人员在大脑样本中发现的塑料颗粒大多是聚乙烯。聚乙烯是广泛使用的塑料,经常用于包装等。研究还发现,痴呆症患者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大脑样本。但研究人员认为,这并未证明微塑料和纳米塑料与痴呆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是疾病本身导致了更多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积累。
研究人员表示,人体组织中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积累趋势与全球塑料废物的增长趋势相符合,应该警惕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可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来源:科技日报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多地显著降温。
最近,“羽绒服内穿短袖更暖和”的说法在网上盛传。部分网友提出,自己曾这样穿过,确实觉得暖和;但也有人认为,这违反常识。
那么,这一说法是否科学?如何穿衣保暖又方便?围绕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羽绒服内穿短袖更暖和几乎是不可能的。”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卢业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体是持续产生热量的热源,正常体温在36摄氏度至37摄氏度之间。如果羽绒服里只穿短袖,在寒冷环境下,皮肤与外界冷空气的温差较大,热传递的驱动力更强。由于短袖无法提供足够的隔热保护,热量会更快地从皮肤表面传导至外界,导致身体热量散失加快,人会感觉更冷。
羽绒服与保温杯的保暖原理类似。保温杯依靠真空隔热层减少热量流失,羽绒服则通过绒朵与绒朵间的静止空气层实现保温。
“在羽绒服里穿短袖,就缺少了中间隔热层。常见的充当中间隔热层的衣服有保暖内衣等。它们能够在人体皮肤与羽绒服之间形成额外的保暖屏障,减少热量散失。而短袖无法起到这样的隔热作用。”卢业虎说。
除此之外,短袖服装无法像长袖服装那样与手腕紧密贴合,密封效果差。在活动过程中,外界冷空气更容易从袖口等部位进入羽绒服内部,与身体周围的暖空气进行交换,带走热量。
不过,羽绒服里穿的衣服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在羽绒服里穿过多过厚的衣物,人体在活动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会导致出汗。汗水蒸发会带走大量热,反而可能让人感觉更冷。”卢业虎说,最好采用“洋葱穿衣法”,即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衣服。比如,在寒冷的早晨出门时,可以在羽绒服内穿两层衣服。随着中午气温升高或活动量增加,身体发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脱掉外层羽绒服或中层保暖衣。而当傍晚气温下降时,再把脱掉的衣服穿上,这样能让身体始终保持舒适和温暖。
虽然不推荐普通公众羽绒服内穿轻薄的衣服抗寒,但有一类人却适合用这种穿法暖身,他们就是游泳运动员。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办时,许多网友对于大夏天游泳运动员泳衣外穿羽绒服表示不解。
“这么穿主要就是为了保暖。”卢业虎说,比赛前运动员要充分热身,使自己的肌肉不僵硬。
相关专家认为,在以零点几秒决胜负的奥运赛场上,肌肉紧张对运动员来说可是个大问题。穿着羽绒服能让运动员在赛前保持体温,使肌肉、关节等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有助于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一种无药物、微创的新型干预方法,可逆转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根本问题——神经功能的逐渐丧失。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团队通过电刺激感觉脊神经,逐步激活脊髓中原本功能“沉默”的运动神经元,增强了成年SMA患者的腿部肌肉力量和行走能力。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
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运动神经元的逐渐死亡和功能下降,这些神经细胞负责将大脑和脊髓的信号传递给肌肉以控制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神经元的丧失导致肌肉逐渐无力,引发行走困难等多种运动障碍问题。
目前尚无治愈SMA的方法,在过去十年里,一些有希望的神经保护疗法已经出现,包括基因替代和药物疗法。这些疗法能减缓但无法逆转疾病进程。
此次的初步临床试验在3名患有SMA的成人志愿者中进行。参与者接受了为期29天的治疗,期间植入两个位于下背部两侧的脊髓刺激电极,专门针对感觉神经根进行刺激。团队随后进行了多项测试,评估肌肉力量和疲劳度、步态变化、活动范围及步行距离等指标,以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结果显示,经过一个月的常规神经刺激疗程后,所有参与者的6分钟步行测试成绩至少提高了20米,运动神经元功能都有所改善,疲劳感减少,力量和行走能力得到提升。研究表明,人们可以设计一种神经技术,来逆转神经回路的退化并恢复细胞功能。
团队表示,只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确定适当的目标细胞,这种神经刺激方法就可能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渐冻症”或亨廷顿舞蹈症。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张佳欣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与较早经历更年期的女性相比,较晚经历更年期的女性在之后的多年里,心血管可能会更加健康。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期刊《循环研究》上,揭示了55岁或之后才停经的女性在绝经后的岁月里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为何会显著降低。该研究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疗法,例如通过饮食干预来降低女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以往研究表明,55岁或之后才停经的女性与45至54岁这一通常年龄段停经的女性相比,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要低20%左右。此次研究人员评估了92名女性的血管健康状况,特别是其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血管扩张(FMD)情况,即随着血流量增加,上臂的主要血管——肱动脉的扩张程度。他们还测量了女性血管内壁细胞中线粒体的健康状况,并观察了血液中流动的分子。
一个事实是,所有绝经后女性的动脉功能都比绝经前女性差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产生的一氧化氮会减少,而一氧化氮有助于血管扩张、防止血管僵硬和形成斑块。研究人员解释说,血管内壁细胞的线粒体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功能失常,并产生更多有害分子——自由基。
实验结果显示,与绝经前组女性相比,正常更年期组血管功能下降了51%,更年期较晚组仅下降了24%。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组间差异在女性绝经后五年或更长时间里依然存在,更年期较晚组的血管功能比正常更年期组好44%。
研究还发现,更年期较晚组血管健康状况保持良好与线粒体产生的自由基更少有关。另外,两组的血液循环情况也不同,更年期较晚组血液中15种不同脂质或与脂肪相关代谢产物的水平对身体更有益。
来源:人民日报健看客户端
《自然》杂志2月5日发表了一项来自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科研团队的论文,9名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在接受切除手术之后,接受了个体化癌症疫苗的治疗。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化癌症疫苗能够有效作为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在40.2个月的随访中均无人复发,也未观察到剂量相关毒性。
《自然》杂志截图
“近些年因为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癌症治疗疫苗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此次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可以说癌症疫苗具有肾细胞癌辅助治疗的潜力,是癌症疫苗研究的一个新进展。但这项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研究,是否能应用到临床,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东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根据研究显示,个体化癌症疫苗在所有患者中均激发了强力的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了疫苗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而且这些新T细胞群体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长达3年。在体外实验中,这些T细胞能够识别从患者体内获取的肿瘤细胞并产生抗癌活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在癌症疫苗领域也获得多项进展。个体化癌症疫苗在多个后期临床试验中接受评估,治疗的癌症类型包括高危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皮肤鳞状细胞癌。
王东林解释,随着科技的进步,癌症疫苗研究进展较快,癌症疫苗研究由过去简单地把肿瘤细胞或其组分导入人体,进展到现在制备蛋白多肽、基因疫苗(DNA或RNA),从针对同一癌种患者的疫苗,到具体到每位患者身上的个体化疫苗进展。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 刘玫妍)2月4日,默沙东宣布将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佳达修HPV宫颈癌疫苗。据公告显示,此次供应暂停将至少持续至2025年年中,原因是中国市场对HPV疫苗需求疲弱。
默沙东表示将从2月起到至少2025年年中,将暂停向中国发货。默沙东2024年财报截图
就在1月8日,默沙东刚刚宣布其四价HPV疫苗(商品名:佳达修)多项新适应证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9岁至26岁男性接种,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
在公司公告中,默沙东表示,由于佳达修疫苗在中国的需求出现下滑,导致业绩展望显著下调。目前预计2025年的销售额将在641亿美元至656亿美元之间,低于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74亿美元。
默沙东的HPV疫苗是该公司除肿瘤药物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之外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此前,该疫苗的大部分国际市场增长都来自中国。但自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该疫苗在中国的销售大幅放缓。
根据默沙东过往公布的财报,2023年上半年,默沙东HPV疫苗卖出44.3亿美元,同比大增41%,在这次财报中,默沙东还提到,HPV疫苗大卖的原因来自中国市场的需求增加。然而,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默沙东HPV疫苗卖出47.27亿美元,同比仅增加7%。2024年第四季度,默沙东HPV疫苗销售额仅为15.5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下滑约17%。
除了市场需求疲弱,默沙东疫苗国内代理商的库存也很高。从默沙东HPV疫苗国内的唯一代理商智飞生物的财务数据看,2024年一季度,智飞生物实现营收113.96亿元,同比增长2%;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58亿元、14.5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8.26、28.3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同比大跌310.92%。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数据是,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智飞生物存货余额为126.07亿元,较期初的89.86亿元大涨40.30%。智飞生物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存货大增主要是本期按计划采购进口产品增加所致。按照智飞生物此前发布的《关于与默沙东公司续签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的公告》,2024年,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约定的HPV疫苗基础采购额为326.26亿元,为近年来约定采购量的峰值。但在智飞生物库存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或将影响默沙东完成约定的基础出货量。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徐诗瑜 北京天坛医院卢国强)北京时间2月6日(当地时间2月5日),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被授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该奖项被业界认为是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的最高奖,而王拥军教授是该奖项设立34年以来获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奖的亚洲科学家。
“获奖是对中国科学家在卒中领域贡献的肯定。”2月5日,王拥军教授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和团队非常幸运能够见证并参与这一重要的历史变革。
2月6日,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主席、美国卒中学会主席劳伦·桑辛(Lauren Sansing)为王拥军教授颁奖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的临床科学家们一共产生了12项在卒中再灌注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证据,其中5项来自王拥军教授及其团队。
在王拥军从业的4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在卒中治疗的方法、药物、时间等难题面前进行了突破性研究:他主导的CHANCE系列研究找到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联用的“甜蜜点”,改写全球诊疗指南;进而又找到导致部分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效果不佳的“绕行基因”并提出替代方案。这项研究,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率从11%下降到6%,被多个医学权威机构和期刊评价为国际卒中领域的重大突破,推动全球缺血性卒中治疗进入“双抗时代”。
为了延长传统静脉溶栓时间窗被“锁定”的4.5小时,王拥军及其团队综合应用影像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上第一次设计并证实了扩大静脉溶栓时间窗至24小时的溶栓治疗新方案。这意味着9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机会得到溶栓治疗,在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的同时患者致残率能够降低8.8%。这也被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认为“对全球临床实践具有深远影响”。
国际卒中大会前任主席、美国罗文大学库珀医学院神经病学及神经外科教授都铎·约文(Tudor G. Jovin)提到王拥军时评价道:“他极具影响力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卒中治疗的某一领域,而是涵盖了包括急性期治疗(静脉和血管内再灌注)、影像学等多个方面。”
“故事仍在继续。”王拥军在获奖发言最后说道:“我们的使命尚未完成,我们还在期待着,期待着更多试验的结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2月11日电 (应黎 李鸿浩)海口海关10日介绍,海南自贸港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临时进口使用已在境外合法上市的适量保健食品、临床急需的少量罕见病类以及少量特定全营养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政策落地。
当日,由瑞金海南医院进口的96件首票临时进口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茂铎能”,经海口海关所属博鳌机场海关监管后通关放行。该款产品能为5岁以上罕见病克罗恩病患者提供食源性营养保障。
特医食品是罕见病及相关人群的主要营养来源。2024年6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允许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指定的医疗机构,对已在境外合法上市的适量保健食品和临床急需的已在境外合法上市的少量罕见病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少量特定全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审批,可以临时进口,并在本医疗机构内使用。
为保障政策顺利落地,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临时进口使用保健食品管理暂行规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临时进口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管理暂行规定》。
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政策,可以使用到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产品,为需求人群带来了便利。为保障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保健食品政策顺利落地,海口海关主动争取海关总署支持、积极配合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做好管理办法的制定,为产品特别设计通关流程,保障相关允许临时进口使用的特医食品、保健食品顺利通关。
海口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和商品检验处处长朱毅菲表示,下一步,海口海关将继续与相关监管部门密切协作,持续助力政策红利释放。(完)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2月4日,罗氏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Susvimo(雷珠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据公开资料显示,Susvimo是首个经FDA批准、可通过比常规眼内注射更少的治疗次数来维持视力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法。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主要影响视网膜的黄斑区。黄斑是视网膜的中心区域,负责精细视觉,如阅读、识别面孔等。”2月6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生李金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如果黄斑发生水肿,将会导致视物变形,视力模糊甚至视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目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黄斑区格栅样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李强教授介绍,Susvimo是一种单抗药物输送系统,是一款可再填充的眼部植入物,可通过一次性门诊手术植入眼内。传统的治疗方案需要患者每月进行眼部注射,而该治疗方法半年使用一次,明显减少注射次数,一年后视力持续改善,且大约95%患者不需要额外治疗,提高疗效和依从性,将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萌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萌】近日,北半球多地遭受流感肆虐,感染人数不断上升,给医疗系统和民众生活造成一定冲击。
在北美地区,美国正迎来流感季的第二波高峰。路透社7日报道称,美国流感感染率达到15年以来最高值,并且仍在上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截至7日,本流感季已有至少2400万美国人感染,31万人住院,1.3万人死亡。
具体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日的一周内,美国医疗场所因流感类疾病就诊的患者比例高达7.8%,急诊室中被诊断为流感的患者比例为8%,新增流感住院病例超过4.8万起,新增儿童流感死亡病例10起,目前已通报57起儿童流感死亡病例。预计未来两周内,美国大多数州的感染人数还将继续增加。报道称,美国的这一流感季中,96%以上的患者感染的是甲型流感。
欧洲多国的流感形势也不容乐观。英国《每日电讯报》引述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的数据称,英国近期每天约有5400张医院病床被流感患者占用,平均每8秒就有人访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网站关于流感的建议页面。英国广播公司此前的报道称,1月流感来袭时,约12200名患者在救护车上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才能入院接受治疗。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法国公共卫生署在今年1月底发布的周报中称,今年冬季的流感疫情“异常严重”。1月的第三周,病毒在法国的传播依然“激烈”,尤其是在儿童当中。德国《图片报》7日报道称,今冬该国超过300人死于和流感相关的疾病。
与此同时,流感也席卷了亚洲多地。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每周的流感通报数据显示,日本2024年12月最后一周的单周流感病例数创下1999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纪录,在2024年12月23日至29日这一周,日本医疗机构平均监测到的流感病例达到警报级别的两倍多。不过进入今年以来,日本新增流感病例总体呈减少趋势。到1月下旬,日本流感流行趋势已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
韩国疾病管理厅7日表示,韩国流感病例持续增加,数字创下历史新高。根据韩国300家医疗机构就诊情况,每1000名患者中99.8人为流感患者,流感感染率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治疗流感的相关药品价格也随之上涨。
流感肆虐还造成亚洲多国流感疫苗需求激增。在马来西亚,许多民众纷纷前往医疗机构咨询和接种疫苗。据马来西亚《星报》报道,多家流感疫苗供应商和经销商表示,疫苗库存已严重不足,一些种类的疫苗已全部告罄。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本月4日,新加坡有超过2000人预约接种流感疫苗。新加坡多家诊所表示,自2月以来,关于流感疫苗的咨询量大幅增加。在新加坡拥有63家全科诊所的康威医疗集团表示,2月3日和4日,部分诊所的流感疫苗接种量与1月同期相比增加了50%。不过,新加坡卫生部表示,目前新加坡的流感疫苗供应仍然充足,能够满足民众接种需求 。
为何今冬流感来势汹汹?以英国为例,萨里大学病毒学家布罗德本特表示,首先,上一个冬季流感季相对温和,感染和住院人数较少,这使得人群中具有流感免疫力的个体数量减少,更多人对流感病毒缺乏抵抗力,今冬更容易受到感染。其次,今年冬季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H1N1亚型,与去年流行的 H3N2相比,HINI致病性更强。此外,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去年也是导致流感加剧的一个原因。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刘雅婷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因感染李斯特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宣布召回已经在国内和加拿大出售的200多万盒甜甜圈。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8日报道,本次召回的甜甜圈由美国知名甜品供应商FGF Brands生产,种类涉及60多种。今年1月7日,由于发现李斯特菌,FDA首次宣布召回该供应商生产的甜甜圈。本月5日,FDA再次宣布召回,产品涉及FGF Brands去年12月13日之前生产的、仍在有效期内的甜甜圈。
FDA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食用涉事产品,并要求持有相关产品的个人和商家不得继续销售、提供或分发这些产品。李斯特菌是常见致病菌,以食物为传染媒介,分布广、适应能力强,孕妇、新生儿及老年人为易感人群。(刘雅婷)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洛杉矶2月10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内华达州卫生部门10日报告了该州的首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病例,患者为一名奶牛场工人。另据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近日通报,该局在内华达州奶牛群中检测到H5N1型禽流感病毒一种新的基因分型D1.1,这是首次在美国奶牛中检测到这种新毒株。
内华达州卫生部门10日发布公告说,这名患者在该州一家奶牛场工作,因接触了受感染的奶牛后染病。患者出现结膜炎症状,此外没有其他症状,目前正在康复中。卫生部门已对这名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奶牛场其他工人进行追踪监测,目前尚未发现其他感染病例。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4日发布通报说,1月底确认在内华达州奶牛群中发现了D1.1型禽流感病毒毒株,此前在美国奶牛中测得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分型均为B3.13。
内华达州卫生部门尚未确认该州这名患者感染病毒的基因分型。但美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说,这名内华达州奶牛场工人感染的是D1.1型毒株。
目前在美国奶牛、家禽中大范围传播的是B3.13型毒株,虽然此前已在野生鸟类、家禽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发现D1.1型毒株,但此前从未在美国奶牛中测得这种新毒株,感染该毒株的人类病例也很少。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去年12月确认,路易斯安那州一名禽流感患者感染的是D1.1型毒株。这名患者于今年1月早些时候死亡。美疾控中心介绍,D1.1型携带突变可能导致病毒更易感染人类上呼吸道。
美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美国已报告68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例。该中心表示,目前H5N1型禽流感对美国公众健康造成的风险较低,目前尚未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人际传播现象,但工作中长期接触鸟类、禽类或奶牛的人感染风险较大。建议避免近距离、长时间或在无保护措施情况下接触患病或死亡的动物,避免在无保护措施情况下接触动物粪便、未经消毒的牛奶等。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5日电(记者张铎)阿根廷政府5日宣布,阿总统米莱已决定该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阿根廷总统府发言人阿多尔尼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阿根廷不允许任何国际组织干涉其主权及人民的健康,退出世卫组织不会影响阿根廷的卫生服务质量。
阿多尔尼说,米莱已责成外长韦特海因启动退出世卫组织程序。
来源:央广网
日本相关机构近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与2024年年底流感暴发式扩散相比,日本进入2025年以来,新增流感病例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专家提示仍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及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据推算,从2024年9月2日到2025年1月26日,本次流感季日本国内的流感病例数已累计达到952.3万例。数据显示,进入2025年以来,患者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据日本广播协会、《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虽然目前日本新增流感患者人数已在减少,但部分医疗机构仍出现了病床紧张、流感药品不足的情况。报道称,相关药品整体供应量是足够的,但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和药店过度囤购药品等因素,导致了库存分布不均。当前,日本各级政府针对本次流感疫情,仍采取以动态监测方式为主的应对措施。
日本感染症学会流感委员会委员长石田直近日接受采访时提醒,尽管现在流感患者数量明显减少,但目前流行的甲流可能被乙流取代。此外,也需要警惕其他传染病。
来源:环球时报
韩国《东亚日报》2月10日文章,原题:开课在即,没有学生、教授、设施的“三无医学院” 韩国39所医学院距离开课还剩不到一个月,由于设施扩充和师资补充出现了问题,面临“开课即歇业”的危机。因反对“医大扩招2000人”方针而离校的学生们也没有回归。随着医政矛盾(韩政府医学院扩招政策引发医疗系统大规模抗议——编者注)超过一年,很多医学院没有学生、教师、教学设施,处于“开门停业”状态。
忠北大学医学院今年有125名新生和49名一年级休学生,共约170名学生,是往年的3.6倍。《东亚日报》采访组来到忠北大学医学院,发现大型教室小得不足以容纳增加的学生,老旧不堪,近乎漏雨,16个由社团房改造的小型教室只有4个完工。
由于聘请教授不顺利,能否正常上课还是个疑问。医学院一年级必修专业普通化学课原来由忠北大学化学系的一名教授负责。今年由于学生增加,需要3名教授,但只补到了2名。因为在去年的教授招聘中,只完成了当初招聘人数(39人)的70%(27人),忠北大学医学院教授总量并没有增加,多数是“拆东墙补西墙”,把现有医院普通教授转变为医学院专职教授。盲目扩招的其他地方医学院也处于同样处境。由于投资被推迟,甚至有人表示,医学院下个月可能会在韩国医学教育评价院评价、认证中落榜。现在部分医学院学生中有95%处于休学状态,复学申请微乎其微。明年的招生规模仍然扑朔迷离。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无法消除,有人担心相关投资会“一笔勾销”。
此前,政府和医疗界一直处于平行线,对没有学生、没有教授、没有设施的“三无医学院”放任不管。在政府领导能力空白的情况下,似乎连解决医政矛盾的意志都没有。在《东亚日报》以医学院院长为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3/4的受访者提议明年将医学院招生名额减少到扩招之前的3058名。只有这样才能慢慢缓解今年扩招的冲击。虽然这种情况令人不由得发出为时已晚的叹息,但笔者认为,韩国应就明年招生规模尽快达成协议,使医学院教育正常化。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新加坡《海峡时报》10日报道称,印度尼西亚开启了一项年度免费健康检查计划,旨在提高公众对保持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及早发现各种疾病,减少残疾或死亡数量。这项斥资3万亿印尼盾(约合13.4亿元人民币)的计划被该国卫生部称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健康举措”,目标是5年内覆盖全国人口。
据印尼卫生部介绍,印尼公民可以在生日当天享受免费体检服务,项目涵盖血压检测、心脏病或中风风险评估测试以及眼科检查等,该检查属自愿非强制性。卫生部表示,卫生部门目前已完成免费健康检查计划的准备工作,2月10日起在全国各地的1万多个卫生中心启动。
印尼卫生部长布迪向媒体表示,计划初期将主要面向 6 岁以下儿童和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他还称,这项计划是卫生部“规模最大”的行动,还纳入了心理健康测试,用于检测体检者是否有抑郁或焦虑迹象。
据报道,今年1月6日,印尼还启动免费营养餐计划,以解决国内儿童和中小学生等群体存在的营养不良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作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的主要死亡原因包括中风、心脏病和肺结核。虽然政府此次举措有利于民众提早预防相关疾病,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但印度尼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提醒,由于国内各地方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免费健康检查计划可能会给本就负担沉重的部分地方卫生中心带来更大压力。(梁奋杓)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任筱楠】在巴厘岛东南部的萨努尔,一座宏伟的医院大楼拔地而起。占地5万平方米的巴厘岛国际医院(BIH)将在4月开门营业。这家采取酒店式设计的医院设有250间“行政客房”,并配备有先进的医疗仪器,用于提供涵盖癌症、神经科等领域的高级治疗。
《日经亚洲评论》11日报道称,这是一个耗资10亿美元的项目,印度尼西亚政府希望在度假胜地巴厘岛打造该国首个提供优质医疗保健和相关服务的“经济特区”。这一项目旨在吸引医疗游客和该国富裕公民。
印尼前总统佐科曾表示,“我们每年有超过100万公民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欧洲接受治疗,这令我们损失了115亿美元。” 佐科于2021年启动了BIH的建设。现任总统普拉博沃也致力于发展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并称其为政府的“焦点”。
印尼卫生部门长期以来受到医疗资源短缺的困扰。在这个拥有2.8亿人口的国家,只有约16万名全科医生。印尼卫生部表示,需要再增加12万名全科医生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医生短缺导致许多医生在多个机构工作。由于医生需要兼顾多份工作,因此他们往往没有时间充分倾听和解决患者的需求。印尼卫生部长萨迪金坦承,该国的医疗服务质量与邻国有差距。一些想要寻求更全面治疗方案的印尼人会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凭借更具性价比的医疗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印尼人。
虽然有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BIH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医生短缺、招募外国专家的计划引起争议以及医疗设备成本过高,BIH的开业时间从2023年推迟到今年。一名消息人士透露,BIH计划聘请至少9名外国专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向任何人颁发印尼执业执照。萨迪金表示,向外国医生颁发执照仍然很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印尼医学协会的抵制,该协会要求受聘的外国人会讲印尼语,并且招聘应基于“明确的需求”。
尽管遭遇挫折,但BIH的开发商印尼国旅(InJourney)仍将继续开发这一地区,它已经建造了一个可容纳5000人的会议中心,并在改造两家海滨酒店。它还希望开设8家诊所,提供干细胞治疗、老年护理、整形等医疗服务。InJourney的相关负责人称,该地区的目标是在2027 年初成为“印尼富人寻求世界级医疗服务的首选”。不过该负责人表示,要实现目标还需要10万亿印尼盾(约合44.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除了吸引本国居民回流,外国游客也是该项目的目标客户。印尼《雅加达环球报》称,印尼卫生部支持发展医疗旅游的计划,并指定了23家医疗旅游机构,BIH是其中一间。印尼前副总统优素福表示,巴厘岛成熟的旅游业可以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寻求治疗和咨询服务,同时享受岛上的自然美景。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致辞。中国驻菲律宾使馆供图
人民网马尼拉2月6日电(记者樊帆)近日,菲律宾卡加延德奥罗市举办首届“中菲友好延千年,爱心义诊暖民间”春节义诊活动。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和夫人曹轶群、卡加延德奥罗市市长罗兰多·黄等出席。
黄溪连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致辞,向卡加延德奥罗市华侨华人和各界人士送上新春祝福,赞赏华侨华人心系当地民众,广行善举,以民间交流助力中菲友好。
活动现场,百余名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为上千位当地居民提供义诊和免费药品,传递爱心与温暖,获得民众广泛好评。
此次义诊活动由卡加延德奥罗市政府、菲华各界、菲律宾华侨善举总会、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崇仁总医院、菲律宾牙医协会卡加延德奥罗市分会联袂举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期,坦桑尼亚再次暴发马尔堡病毒病疫情。这是坦桑尼亚自2023年以来第二次暴发马尔堡病毒病疫情。目前,坦桑尼亚已累计报告两例确诊病例。
坦桑尼亚卫生部门官员 埃拉斯托·西利瓦努斯:坦桑尼亚政府已经部署了专家小组与应对此次疫情的团队合作,对确诊的患者进行治疗。我们还确定了那些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的人员,为了确保识别和处理病例,我们对以上人员进行隔离。此外,为了确定感染源,我们正在对本次疫情进行调查。
世卫组织官员表示,目前世卫组织未对坦桑尼亚发布国际旅行限制,世卫组织正在帮助坦桑尼亚卫生当局加强疫情控制措施,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据介绍,马尔堡病毒病是由马尔堡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病毒性出血热,症状包括高烧、头痛、肌肉痛、腹泻、呕吐等。现有研究认为,该病毒最初由其天然宿主北非果蝠传播给人类,可通过肢体接触、体液接触等方式人际传播。
今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说,坦桑尼亚西北部与乌干达接壤的卡盖拉地区疑似暴发马尔堡病毒病疫情,已导致8人死亡。而在2023年3月,卡盖拉地区曾暴发过一次马尔堡病毒病疫情,当时疫情持续近两个月,共致6人死亡。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金沙萨2月10日电(记者史彧)刚果(金)卫生部10日在首都金沙萨向中国第22批援刚果(金)医疗队全体队员授予荣誉纪念章和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医疗援助中的卓越贡献。
当天,中国援刚果(金)第22批医疗队与第23批医疗队在中国驻刚果(金)大使官邸举行交接招待会。中国驻刚果(金)大使赵斌、刚果(金)卫生部秘书长优马等各界代表70余人出席。
优马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刚中卫生合作。他说,50余年来,两国卫生领域合作成果丰硕。面对埃博拉疫情、新冠疫情及猴痘疫情等公共卫生挑战,刚中双方始终守望相助。刚果(金)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刚中医疗对口合作协议的落实。
赵斌说,中国医疗队多年来坚守岗位,推动中刚医疗合作向更广泛领域拓展,合作内容不断深化,成果日益显著。他同时感谢刚方对中国医疗队和中刚卫生合作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在交接仪式上,赵斌与优马共同为第22批医疗队员颁发荣誉纪念章和证书,中方还向刚方移交医疗物资。赵斌表示,这批医疗物资承载着中方助力刚方完善医疗设施、提升医疗卫生能力的深切期望。
据悉,第23批援刚果(金)医疗队由21名成员组成,他们将分别派驻金沙萨和东南部城市卢本巴希,继续为当地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图源:“中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