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独活寄生汤合肾着汤治疗反复腰痛案
作者:王金涛 2025-02-03 [中医临床]

患者,男,60岁

   

主诉:腰部反复疼痛4年。

   

刻下:腰部发凉,沉重感明显,怕风怕冷,阴雨天疼痛加剧,活动受限,自述像是背了块大石头,平时还总觉得没力气,食欲差,大便稀。舌淡胖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腹诊无压痛。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

 

处方:独活寄生汤+肾着汤 

 

独活30g,桑寄生20g,杜仲15g,牛膝12g,细辛8g,秦艽10g,茯苓20g,肉桂5g,防风8g,川芎10g,党参15g,甘草6g,当归10g,芍药10g,干地黄15g,干姜10g,白术15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一剂。

 

服药后反馈症状减轻,原方续服半月巩固疗效。

 

分析:患者腰部反复疼痛,腰部发凉、怕风怕冷,阴雨天疼痛加剧,这符合太阳病感受外邪,卫阳被遏的特点。

 

寒性收引,湿性重浊,风寒湿邪侵袭肌表,太阳经气不利,气血运行受阻,故出现疼痛、发凉、怕风等症状。身体的这些表证反应,提示病在太阳经。

 

患者平时总觉得没力气,食欲差,大便稀,舌淡胖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这些都是脾胃虚寒、运化无力的表现。

 

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脾胃虚寒则水谷不化,水湿内停,导致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失养,故感到乏力;舌淡胖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均为里虚寒的典型征象,说明病在太阴。

 

综合患者症状,既有太阳经的表证,又有太阴经的里虚寒证,故为太阳太阴合病。处方以独活寄生汤合肾着汤。

 

独活寄生汤中独活、防风、秦艽、细辛等祛太阳经的风寒湿邪,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以强筋骨,党参、茯苓、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等补气血,扶正以祛邪。

 

肾着汤中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淡渗利湿,甘草调和诸药,针对太阴经的寒湿之邪,恢复脾胃功能。

 

两方合用,针对太阳太阴合病标本兼治,使表邪得解,里寒得除,寒湿得化,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简介

 

王金涛,中医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曾在多家医院工作,中医经验丰富。

 

擅长运用针灸,推拿,艾灸,中药等治疗各种疼痛慢性病,跌打损伤和中医体质调理,以及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尤其擅长用经方调理各种常见病。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