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能下床不能走路,做了3次小针刀治疗,效果非常好,我老婆说肩膀痛,我让她也来体验下。”日前,广州市民李大哥因半月板撕裂伴2级损伤,到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关节骨科就医,对该院的技术赞不绝口。作为区域中医药“龙头”单位,近年来,增城区中医医院从追求“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深深扎根于增城老百姓的心中。
“中医院要姓中,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是公立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增城区中医医院院长王儒平说,该院通过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提质增效,紧紧抓住重点专科建设这个“牛鼻子”,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中医技术优势。
如今,该院拥有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64个、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58个。大力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及特色疗法,开展中药贴敷、艾灸、刮痧、拔罐等66项中医医疗项目,每年惠及患者30万余人次。“冬病夏治”、中药膏方、中医治未病、小儿推拿等诊疗服务作为该院新的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当地群众关注。
今年5月,增城区中医医院被确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在创建三甲期间,院内科室架构不断迈出壮大、优化的步伐。
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病区正式启用,以神经康复为发展方向,传统康复治疗、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凸显中医康复的专科优势;治未病中心进一步完善,体质辨识区、健康咨询室、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小儿推拿门诊、睡眠中心门诊、调经助孕门诊等一应俱全,充分展现中医药治未病优势,为患者量身打造一套健康管理计划;推拿科等中医传统科室的规模在逐渐扩大,骨伤科、老年病科、脑病科、心内科、脾胃病科等科室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也赢得了患者的好口碑。
随着一个个特色专科的发展壮大,医院中医药特色愈加浓厚,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增城区中医药旗帜鲜明的高地。
“病人情况危急!马上组织抢救!”近日,在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心内科,科室主任曾朝东带领心内科介入团队对一名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抢救,通过介入治疗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患者转入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后康复出院。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各种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都可以在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得到精准的诊治,我们用这个小小的导管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救过来。”曾朝东充满信心地说,而他的底气来自于近年来该院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
自2021年7月,医院介入治疗中心建成使用以来,心脏介入团队已陆续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手术,为众多心血管病人带来希望,得到患者及家属认可。
腔镜手术也成为该院发展的另一亮点。10月20日,该院脾胃病科团队为一名呕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并活动性出血,立即进行内镜下止血术,手术顺利,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同一天,多台危急手术成功开展。这放在早些年想都不敢想。这些成功的手术背后,彰显着医院的综合实力不断的提升。
近年来,医院提出“西医并跑”补短板工程,从技术设备到人才队伍,聚焦“高精尖”和“卡脖子”领域,填补多个领域空白。尤其在术前、术后注重中医技术的切入,通过针刺、穴位敷贴、膏方调服等各种中医特色疗法,加速病情康复,让先进技术及中医药疗效造福更多群众。
走进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正对大门的就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八个大字,医院大厅内,中医药文化气息无处不在,每一根柱子、每一面墙壁上都点缀着中医药元素,为患者营造出古朴典雅又舒适的就诊环境。
“您好,您应该挂心内科的号。由于现在人比较多,请您在候诊区耐心等候一下。”“您的药一定要遵医服用。”……在医院的门诊大厅里,总是能听到这样亲切、温暖的话语。
“医院不仅注重医疗技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医院的全面发展。”王儒平介绍,该院通过引进广东省中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文化理念,不断强化中医内涵建设,推动全院形成“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把群众意见建议当作是送给我们的礼物”“干部为临床服务、临床为病人服务”“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让员工有归属感”等文化氛围,并衍生形成感恩文化、责任文化、执行文化、干部文化,培育形成“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人本文化品牌,“红帆领航、杏林春暖”党建品牌文化,“精益化”管理品牌文化及50多个“突出特色、服务健康”的科室(专科)品牌文化。
“通过文化引领,凝聚起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王儒平表示,秉持大医精诚的理念,医院才能在提质增效中持续打造百姓值得托付的“生命驿站”,才能推动医院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