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 我要投稿
云南中医药大学校举行民族医药名医名家系列讲座 首讲主题为“彝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
来源: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4-11-20 [医疗] [传统医药]
11月10日上午,我校民族医药名医名家系列讲座首讲开讲,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彝医医院专家、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院院长窦小刚受邀主讲,讲座主题为“彝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院、彝医水膏药省级传承人余秋红及研究院教师杨婉珠做诊疗教学演示。副校长陈祖琨出席并主持,教务处、民族医药学院负责人及师生300余人参加。

图片

陈祖琨出席并主持讲座

 

讲座中,窦小刚详细介绍了彝医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重点讲解了彝医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的丰富诊疗经验和独特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阐释了云南省加快彝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云南省彝医药发展思路和建议。

 

窦小刚专家主讲

 

教学互动环节,余秋红与杨婉珠向大家讲授了彝族水膏药历史渊源与疗效原理并做诊疗教学演示,同学们体验了彝族水膏药的神奇疗效。

 

余秋红、杨婉珠作教学演示和同学现场体验

 

中医药民族医药融合融通培养,是我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办学以来,学校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民族医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最早开展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构建了全国唯一的傣医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医药资源的数据库。建有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近年来,学校以中医药民族医药融合融通为培养目标,贯通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自信育人理念,构建中医药民族医药互鉴互补教学体系,打造中医药民族医药交融汇通教育资源,搭建传统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着力培养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边疆民族地区中医药特色人才。

陈祖琨指出,开办民族医药名医名家系列讲座旨在进一步凸显学校的边疆民族地区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云南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了解,提升全校师生的传统医药文化素养,夯实学校加快推动民族医药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的基础。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