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儿时头痛被中医治愈,北京四中理科“学霸”立志学中医!曾为霍金女儿针灸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2024-05-07 [医疗] [医疗资讯]
他是北京四中理科实验班的“学霸”、北京中医药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他曾与导师一起为霍金先生的女儿针灸……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李珅,一个热爱中医文化的95后北京小伙儿。

 

 

与中医的第一次“邂逅”

 

一米八多的个头儿,整齐笔挺的白衣……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急诊科里,95后小伙儿李珅总是风风火火,忙忙碌碌,从急救车上接下一个又一个患者,为他们做初步的急救处理,脸上透露着这个年纪少有的沉稳与冷静。

 

李珅在急诊察看患者不仅熟练掌握急救基本功,中医学专业出身的李珅也擅长开汤药和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让他在为病人看诊时更加游刃有余。虽然在北京中医医院李珅是一名工龄只有两年多的新人,可他与中医药结缘已经快20年。

 

回首与中医的初次“邂逅”,还要从他童年时期的一次“偏头痛”说起。李珅告诉记者,10岁时,他突发头痛,那种剧烈的疼痛让他寝食难安,“不用说正常上学了,疼起来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然而,父母带他看了很多医院,做了无数检查,最终都没有找到头痛的原因。“有一天有人跟我妈说,要不你试试中医,然后我妈就带我去了首都儿研所,找到了方鹤松先生。”

 

小小的李珅就这样被妈妈牵着来到了方爷爷的诊桌前,方爷爷温暖有力的大手搭在了他的脉搏上,经过了仔细的号脉问诊,方爷爷给李珅开出了中药方。“回去喝喝试试吧。”很快,喝完两周的汤药,李珅的头痛彻底好了。“我当时就感觉这个爷爷真的神了!”

 

时隔近20年,说起方鹤松爷爷,李珅还是难掩心中的激动和兴奋。也是从那时起,李珅心底“中医”的梦想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我要学中医!”

 

多年的求学过程中,李珅的偏头痛再也没有发作过。中考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四中理科实验班。

 

高三那年,他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向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国外名校提交申请,不少同学都收到了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大家开始畅享未来在海外求学的生活。然而,李珅心中的“中医梦”丝毫没有动摇,他毅然选择留在北京,考取了他心心念念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后,李珅特地去拜访了当年为自己治好头痛的方鹤松先生。方爷爷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笑眯眯的面庞一如当年。20岁的李珅从方爷爷的眼睛里看到了对中医的赤诚与热爱。那种坚定不渝、放着光芒的眼镜,让他深深触动。“方爷爷就是我的榜样,我想成为像他一样的医者。”李珅说。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传承。多年来,他一直带着方爷爷的嘱托和期望,不断拼搏、奋进。

图片

李珅与方鹤松先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门博大精深的古老学问,求学期间,他阅读并背诵了大量中医古籍。在实习期间,他白天跟着老师看诊,学习各种方剂,晚上回到图书馆会挑灯夜战,继续温习白天抄下的方子并背诵下来。“背的多了,慢慢地你就能理解并运用。”有一天,李珅的导师王麟鹏教授把他叫到一边说:“你一会留下,协助我一起给一位外国病人针灸吧。”这位外国病人正是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女儿露西·霍金。

 

“露西女士当时左胳膊水肿疼痛,也没有查出原因,从英国飞来中国,找到了我老师给他扎针。”李珅说,经过了针灸治疗后,第二天露西女士就反馈说,胳膊全都消肿,也不觉得疼了。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李珅更加坚定了学好中医,帮助患者的决心。

图片

露西·霍金与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麟鹏及其团队合影

 

 

坚守初心,传承中医文化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的整体的阴阳平衡等等,这些老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发扬光大。”毕业后,李珅如愿考取了北京中医医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医大夫,如今他已经工作两年多。他说,为了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中医,他会在工作之余撰写很多科普文章。同时,他也会跟随北京中医医院组织的义诊队伍走进社区,为百姓看诊的同时,向他们讲解中医知识,普及中医理念。在日常的急诊工作中,他也会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每一位患者带去有针对性的治疗,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展现中医文化的魅力。在他看来,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有一次,我给一位老年患者开的汤药,她回去服用后感觉症状缓解了不少,一周后,这位老人让家人再来帮她开点药,点名要我给她开药。我当时别提多开心了,特别有成就感。”李珅激动地分享起这段经历。

 

回首从医的初心、展望未来,李珅说:“未来我也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努力的态度,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为国家的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