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年自拟芪蓉汤治疗耳鸣52例,取得良效。现简介如下。
1临床资料:
52例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9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2年,平均102天。临床表现为耳鸣,头晕,腰膝酸软,倦息乏力等。
2治疗方法:
芪蓉汤组成:生黄芪30g,肉苁蓉20g,女贞子、石菖蒲、蔓荆子、枸杞子、五味子、熟地、白术、党参、川芎各10g。加减:肝火郁结加山栀、柴胡、黄芩各10g,风热外袭加银花、连翘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天为一疗程。
3疗效标准:
治愈:耳鸣消失;好转:耳鸣减轻;无效:耳鸣无改善。
4治疗结果:
治愈34例(服药1个疔程10例,2个疗程15例,3个疗程9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5典型病例:
刘某,男,68岁,2002年10月9日诊。患者双耳蝉鸣不息1年,时轻时重,劳累后耳鸣加重伴眩晕,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属脾肾亏虚,清窍失养。治拟健脾益肾。处方:生黄芪30g,肉苁蓉20g,女贞子、石菖蒲、蔓荆子、枸杞子、五味子、熟地、白术、党参、川芎各10g。10剂,日1剂。服后病人耳鸣逐渐减轻,再服10剂,耳鸣、眩晕和腰膝酸软等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6体会:
耳鸣多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失调,耳窍失养或风热外袭,肝火郁结致气机不畅,耳窍闭塞,尤以脾肾亏虚,不能上濡清窍而致。因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则运化不健.清气不能上奉于耳,耳窍反为浊气所蒙而鸣;肾为先天之本,开窍于耳,肾精不足,耳窍失养,发为耳鸣。芪蓉汤方中黄芪、白术、党参健脾,肉苁蓉、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熟地补肾益精,川芎、石菖蒲芳香除湿,开窍,蔓荆子祛风明目,诸药共奏健脾益肾,活血开窍之功,故治疗耳鸣有较好疗效。
本文内容摘自《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3期第141页。沈年洪 宜兴市官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