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祖国医学根据其表现头晕、肢麻、胸闷等症状,将其归属于眩晕、中风、胸痹等范畴。笔者以中药化瘀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8例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56岁。伴高血压者34例,冠心病者25例,脑梗塞者17例。全部病例均晨起空腹采血,采血前1天晚餐素食。
诊断标准:血浆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脂>1.7mmol/L。符合其中一项者为入选标准,排除肝肾、内分泌疾患,近半年来未患中风、急性心肌梗塞,也无严重创伤及进行大手术等。
2治疗方法:
予化瘀降脂饮口服:药用丹参25g,赤芍15g,川芎15g,柴胡15g,郁金15g,山楂25g,葛根20g,泽泻15g,黄精20g,茯苓20g,制首乌20g,决明子20g。头煎加水1000ml,煎取汁300ml,二煎加水500ml,煎取汁100ml,两煎混合,每次服200ml,早、晚各1次,每日1剂,共服药6周为1个疗程。此间停服其他影响血脂的药物及保健品。饮食及生活习惯基本同治疗前。伴高血压、冠心病者以口服西药降压、扩冠治疗。疗程前后观察TC、TG及血、尿常规、肝功、肾功。
3疗效判定:
按照目前国内血脂调节剂疗效标准评定(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8)。显效:TC降低≥20%,TG降低≥40%;有效:TC降低=10~20%,TG降低=20~40%;无效:TC降低或升高<10%,TG降低<20%。
4治疗结果:
服药6周后,检测血脂结果:68例中显效21例,有效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1%。说明化瘀降脂饮有降脂作用,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均无异常变化。
5讨论: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前提,而后者是许多血管及脏器疾病的主要基础病变之一,因此,降血脂可预防、降低发病率。因其表现症状多与眩晕、中风、胸痹等伴发,故中医认为血脂增高属“痰瘀聚积”,缘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化代谢失常,升降失司、清浊不分而致。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脾虚则运化输布水液功能失常,以致痰湿内生,血脉瘀阻;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滞痰凝,血行滞涩,痰瘀互结;年老体衰,肾虚不能温煦脾阳,水湿不化,水浊痰瘀互结;肾气亏虚,育脂不藏,化入血中均可引起血脂升高。因此高脂血症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病之本,而痰瘀互结为病之标。治疗上以健脾除湿、补肾调肝为根本治疗方法。化瘀降脂饮即是基于此而组方,方中丹参、赤芍、川芎、葛根、山楂活血通络以行血瘀;茯苓、泽泻、柴胡、决明子、郁金健脾除湿,舒肝散结以除痰瘀;制首乌、黄精益气填精而补肾虚,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使瘀祛脂除、正复,共奏降脂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及转化、排除,并抗氧化,减少脂类在动脉内沉积,冠脉内粥样斑块的消退、缩小确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