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均由排卵障碍造成,在青春期及未婚患者中可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为月经提前、量多、势急如崩,或月经停闭一段时间后突然大量出血,或出血量少但淋漓不尽如漏,经期延长,即月经周期和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或多或少,毫无规律,且病情容易反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造成未来的生殖障碍和内分泌、代谢紊乱。
张良英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第二、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60余年,长于治疗不孕症、月经病、妇科肿瘤等,近年诊治了部分PCOS合并功血的患者,疗效卓著。兹总结如下。
1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认识
PCOS合并功血者,多有先天禀赋不足、冲任受损,不能制约经血,胞宫藏泻失司,故经血非时而下。张教授认为,本病常虚实夹杂,但虚多实少。临证宜根据患者主诉、症状体征及病情的不同阶段,分别予以补肾填精、健脾化痰、固崩止血、行气活血,以达到调整周期、促进妊娠、预防远期病变等治疗目的。
2 分期论治
2.1 出血期以止血为要
月经先期、量多如崩者,可参照“崩漏”诊治,“急则治其标”,以迅速止血塞流为要,予验方止崩汤加减健脾补肾、固冲止血。
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升麻10克、熟地黄20克、菟丝子15克、续断15克、山萸肉12克、墨旱莲12克、阿胶粉(烊化)15克、炒贯众10克、甘草6克。
若量少淋漓不尽如漏者,多为脾肾亏虚、气阴两伤,予补中益气汤合二至丸加减。
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炙升麻10克、炒柴胡12克、当归15克、陈皮10克、麸炒白术10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
若夹湿热之邪、带多色黄、经血味臭黏稠者加炒贯众、炒卷柏,也可在辨证基础上酌加三七、海螵蛸、炒蒲黄等固涩止血又不致留瘀之品。
2.2 止血后辨证分型论治
血止之后,宜“缓则治其本”,据其症状舌脉,予以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或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以澄源复旧。
2.2.1 脾虚痰湿型
乃素体脾虚,忧思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乏源。证见月经愆期、稀发、量少甚至闭经,或月经量多、淋漓不止,形体肥胖,痰多胸闷,疲乏嗜睡,纳差呕恶,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以健脾除湿、化痰通络。方以苍附导痰汤加减。
苍术10克、制香附10克、胆南星(先煎)10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山药15克、续断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神曲12克、甘草6克。
2.2.2 肾虚血瘀型
乃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冲任不充。证见初潮迟至,月经延后、量少甚至闭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乳房发育不良,婚久不孕、性淡漠,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或细数。治以补肾填精、活血通经。方用补肾调经汤。
熟地黄20克、山萸肉12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牡丹皮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党参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制何首乌15克、续断15克。
2.2.3 气滞血瘀型
肝郁气滞血瘀,证见月经推后、量少或闭经,或月经提前、量多不止,经行腹痛、经血有块,胸胁或乳房胀痛经前为甚,急躁易怒,咽干口苦,痤疮,便秘,带下量多色黄,舌黯红,苔薄黄,脉弦滑数。治以疏肝行气、活血通经。方选调经汤。
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丹参15克、党参15克、川牛膝15克、制香附10克、乌药10克、枳壳10克、苏木15克、泽兰12克、甘草6克。
2.3 随症加减
肾阳虚子宫发育不良或不孕,加淫羊藿、巴戟天、紫石英;月经量少,内膜菲薄,加肉苁蓉、制何首乌、枸杞子;痤疮、便秘,加皂角刺、蒲公英、紫花地丁;输卵管阻塞不孕,加穿山甲、丝瓜络、路路通;腰酸痛,加杜仲、狗脊、补骨脂;畏寒肢冷、经行腹痛,加桂枝、吴茱萸;形体消瘦羸弱,可加紫河车、海马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填精;肥胖者加浙贝母、法半夏、山楂祛痰消脂。
典型病例
患者,女,22岁,2013年10月23日初诊。
自13岁初潮起月经紊乱、前后不定期,经量时多时少、经期长,否认性生活史。月经周期:10~40d/15~60d。末次月经:2013年9月10日,就诊时未净,量时多时少、夹血块,腰酸,无腹痛,面色㿠白,目眶青黯,消瘦,畏寒肢冷,小腹凉,疲乏,多梦,带下清稀量多,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彩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内膜0.6cm,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曾服2年“妈富隆”和“达英-35”,月经规律,停药后复发。诊断:崩漏(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功血)。辨证:脾肾亏虚,寒湿瘀滞。
处方:①止崩汤加减: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升麻10克、熟地黄20克、鹿角霜15克、菟丝子15克、续断15克、山萸肉12克、墨旱莲12克、阿胶粉(烊化)15克、炒贯众10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每2日1剂,每日2次。
②止崩汤服完、血止后,改服六味地黄汤合归脾汤加减。
党参15克、炙黄芪20克、麸炒白术15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牡丹皮12克、当归15克、菟丝子15克、制何首乌15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甘草6克。
4剂,水煎服,每2日1剂,每日2次。
2013年11月17日复诊:经净半月后阴道少量流血10d,余症同前。患者一派虚弱之象,虽经量不多,但不宜活血通经,仍予健脾益气止血。补中益气汤合二至丸加减。
党参15克、炙黄芪20克、山药15克、麸炒白术15克、炙升麻10克、炒荆芥15克、炒杜仲15克、续断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12克、墨旱莲12克、甘草6克。
3剂,水煎服,每2日1剂,每日2次。此后若出血量多时以止崩汤加减,量少时以补中益气汤合二至丸加减塞流止血。血止后以归脾汤合六味地黄汤澄源复旧,每个月服药4~5剂,约8~10d。后改为上午服补中益气丸、晚上服归脾丸,治疗约10个月,患者月经逐渐规律,疲乏、畏寒、便溏诸症改善。复查彩超示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嘱患者注意休息、少食生冷刺激食物,避免复发。
讨论
张教授认为,恰当合理的中医治疗,有助于患者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的完善和平衡,调节患者脂肪和糖代谢,对改善近期症状和减少远期并发症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张教授强调同一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其月经失调也可能有不同临床表现,需根据病情灵活加减化裁。本病虚多实少,月经失调倾向于月经后期、量少、闭经者,需侧重养血活血;倾向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者,需侧重益气止血。
同时应中西医结合,若子宫内膜菲薄,排卵障碍,雌激素、孕激素偏低,即使闭经,也不应予大剂量活血破血通经之品,以免加重气血耗伤,欲速而不达。宜先培补气血,促进内膜生长和转化,在内膜达一定厚度(>0.8cm)时再以行气活血之品促进内膜脱落,月事以时下。若闭经数月甚至1年以上,中药疗效不佳,可配合西药人工周期疗法,促使月经尽快来潮,以降低子宫内膜长期增生而发生恶变风险。
另外,行经期长、量多或淋漓不尽者,不可妄投收敛固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使瘀血内阻,造成再次出血的隐患。若内膜过厚(>1cm),需因势利导促进经血下行,或使用孕激素,使增生的内膜进入分泌期而完整脱落,方能有效止血,祛瘀生新,并建立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排卵障碍而不孕患者,可酌情使用促排卵西药;伴双侧输卵管阻塞者,可配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以帮助患者妊娠。
总之,对闭经与崩漏交替的月经失调患者,治疗重在燮理阴阳、补肾健脾疏肝。青春期患者需调整月经,建立有规律的周期;育龄期患者重在促排卵、助孕,实现成功妊娠。
本文摘自黄金燕、陈林兴、姜丽娟《张良英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验探析》,特表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