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里孩子多,我小时候,是在姥姥姥爷家长大的,所以我对姥姥的感情,比一般人要深得多。
姥姥一直胃不好,书上说,人终究会因为年少不可得之物遗憾终生,我年轻的时候,不谙情事,姥姥的胃病,就成了我的遗憾,所以我后来从了医,并且成了小有名气的胃病专家。
临床这些年,为了治疗各种老胃病,我去过北京,上海,南京,拜访各地的前辈先贤,也在网上看各种视频,从浩如烟海的典籍资料中找寻治疗胃病的诀窍。
有一次,我受邀参加了中医内部研讨会,这次大会的主题,就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会议上,每个中医要拟一个方子,最后评出前三名。
其实,我很少参加这种带有功利性质的竞争,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夫生来就是治病,名呀,利呀,即便争到了,又能怎么样呢?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还是把自己平时在临床用来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方子写了出来。
本来没有报啥希望,结果最后评审结果出来,这张方子居然获得了一等奖。
有人看到这就要问了:是那个方子呢?
大家别急,听我慢慢说,年初,我接诊过一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痛,腹胀,反酸,干呕。
我仔细看了他的情况之后,拟方:白术,茯苓,白芥子。
患者看了方子,有些不太相信,对我说:大夫,我看这好像不是治疗胃病的药,你不会是在糊弄我吧?
我说:你来治病,就要相信医生,这个方子能不能治病,你用了就知道了。
结果呢?患者用了一个礼拜,各种症状就减轻了,我让他继续用药,一个月后,症状没有了,停了药,门诊随访,至今无恙。
这张方子的来历,有点复杂,但我还是想简单地说一下。
前几年去北京,我去了平心堂,拜访了一个胃病专家,他对我说:慢性萎缩性胃炎,说白了,就是一团痰湿水饮在胃里出不去而已。
痰湿水饮为什么会导致萎缩性胃炎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医讲,有水必有湿,有湿就有痰,这些痰湿水饮聚在一起,就会生热、生菌,腐蚀胃黏膜,破坏脾胃内部生态平衡,久而久之,萎缩性胃炎就诞生了。
这个方子,一共分为两步:
第一步:健脾利水
脾主运化,和胃共居中焦,胃部有垃圾有毛病,很大程度和脾的升清降浊失常脱不了关系。
我用了白术和茯苓,白术升脾气,茯苓降浊阴,一升一降之间,脾胃的轮子就转动起来了。
第二步——去除顽痰
去除这种痰湿,不能用一般的陈皮、半夏,它们的力道不够,这里我用了白芥子,它被历代医家誉为“顽痰可搜”,再顽固的痰湿,它都能搜刮出来。
临床多年,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治病,不一定要用贵药,奇药,俗话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能治病的药,往往是最普通的药。
中医生于无形,脱胎于阴阳,与世间万物紧密联系,就拿慢性胃炎来说,我曾见过一个前辈,让病人把馒头烤干,研成末冲水喝,喝了两个月,病好了,就是这么神奇。
编者注:参考剂量(白术20克,茯苓20克,白芥子15克),个体差异,剂量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