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谢少龙:附子干姜汤合四神丸治慢性结肠炎案
来源:广东中医药 2022-08-10 [中医临床]

陈某,男,时年47岁,初诊时间:2015年12月2日。

 

5年前开始出现晨起时大便稀溏,日2-3次,食冷饮后便次增多,质稀,有时伴有不消化食物,伴见面色萎黄、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首诊证候】

 

主诉:晨起时大便稀溏约5年余。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 

中医诊断:泄泻。

证候诊断:脾肾阳虚。

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处方:附子干姜汤合四神丸加减:

附子10g(先煎)、干姜6g、补骨脂10g、肉豆蔻15g、肉桂6g(焗服)、砂仁12g(后下)、山药15g、元胡10g、川楝子10g、佛手10g、郁金10g。

服上药3剂后,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进食冷食也无特殊不适,上方加用茯苓15g、白术15g、鸡内金9g,维持服用3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患者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又称“五更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面色萎黄,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气不足之证。

 

指导老师评语:慢性结肠炎临床中为难治之症,易周期性发作,疗效易受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治疗以辨证为主,未找到对症之“专病专药”。仍需深入研究。

(本案编写:孔令强)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肇庆市中医院,指导专家:谢少龙 主任中医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