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谢少龙:桂枝汤治疗荨麻疹案
来源:广东中医药 2022-08-08 [中医临床]

孔某,女,时年39岁,初诊时间:2019年2月16日。

 

风团样皮疹伴瘙痒,寒冷时明显,时发时止,生二胎后诱发加重,近几日发作多消退少。

【首诊证候】

 

主诉:反复起风团样皮疹伴瘙痒3年。

现症见: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无特殊。

辅助检查:未提供资料。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证候诊断:营卫不和,血虚生风。

治则:中医治疗以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为治则,以调和营卫、养血熄风为主治法。

方用:中药汤剂拟“桂枝汤”加减如下:

处方:

桂枝10g、白芍15g、甘草5g、大枣15g、苍耳子15g、生地10g、当归10g、何首乌15g,共3剂,日一剂,水煎服,分温服。

 

 

【随诊过程】

 

复诊:2019年2月18日

诉服药后皮疹消退,近两日无风团瘙痒,时有咽痒咳嗽。舌淡,苔薄白,脉细稍数。在原方基础上加干姜10g、僵蚕10g,生地加量至20g。

 

 

 

按语:

本案患者后未再复诊,然她第二次就诊时反馈服药后皮疹都消退无瘙痒时可感受到她的惊喜之情,药效如此之快在她的意料之外,中医也不是慢郎中。我也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治疗荨麻疹谢教授常用的方其实是消风散加减,若患者体虚易感、舌淡,辨证营卫不和时则用桂枝汤,效果常常立竿见影。尤记得刚跟诊谢教授不久,曾有一位二十多岁的瘦高青年,一天早上突发高热伴皮疹瘙痒前来谢教授门诊就诊,当时舌淡、苔白厚腻、咽红,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后发热皮疹仍反复,加用激素治疗也只能短暂控制。后谢教授考虑到患者从小易感、常微出汗、脾胃虚弱,改用桂枝汤后热退疹消,未再反复。而本案患者,其症状遇寒冷明显且产后易诱发加重,提示营卫正气不足,而营卫之气来自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桂枝汤的核心正是补足脾胃之气,以增强营卫正气。


桂枝汤的组成是桂枝、芍药、炙甘草和生姜大枣。同样的药物组成,芍药增加一倍的药量,再加上饴糖,就是小建中汤了,是补脾胃健中焦的经典方。我们常用桂枝汤解表,忽视了它补脾胃、健中焦的作用,这才是核心。故针对正气不足、体弱易感的人群,若感受风寒等外邪郁于体表,导致营卫不和,引起感冒或皮疹等一系列外感症状,均可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多疗效可且取效快。需注意的是亦有不少人不耐受桂枝之温热,尤其是小儿患者,宜从少量开始如5-10g,并可酌情配合生地、麦冬防止燥热不适。

 

指导老师评语:余治“荨麻疹”等湿疹,通常用方有三个,一为本案中的“桂枝汤”,二为文中提及的“消风散”,三为“甘露消毒丹”,根据辨证病因之不同而用之。三个方对应的病因分别为“营卫不和”、“外风侵入,血虚生风”、“湿热积于肠胃,浊邪生风”。

(本案编写:何利)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肇庆市中医院,指导专家:谢少龙 主任中医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