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3名推荐医师变2名,中医专长考核政策终于放松,民间中医转正又近了?
来源:医馆视界 2019-09-06 [医疗] [医疗资讯]

 

01

 

8月27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通知:《浙江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修改前后对比》。

 

其中,将考核要求的三名推荐医师修改为二名以上中医师推荐。

 

相关政策解读中显示,对报名条件、报名程序中推荐老师的人数及要求进行修改,是依法行政的进一步深化。

 

在众多省份中,浙江省应该是第一家修改实施细则的省份,也是第一次作出完善并有所放松的省份。

 

相比之前,哪怕减少了一个推荐医师,都会省去民间中医许多辛劳,也能给予更多人新的希望。

 

众所周知,推荐医师是民间中医报名考核的最大拦路虎,2名推荐医师尚且不易,何况3名。

 

所以浙江省中医专长考核细则中,“3名推荐医师”的硬性规定,一直都遭到许多人的诟病。

 

在先前推送的《166人通过中医专长考核,通过率13.9%,民间中医转正不能等》中,我们知道:

在浙江省2018年中医专长考核中,共有1190人参加考核,166人通过中医专长考核,通过率约13.9%。相比其他各省,总体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低。

 

为什么各省考核通过率那么低?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推荐医师就是其中之一。

 

它造就了“报名比考核难”的现状,许多确有专长者都被挡在门外,而这批人如果参加考核,不出意外他们是有很大机会拿到证的,他们本该为考核通过率作贡献,可是没有机会。

 

浙江省的积极带头是有意义的,不知道以后还会有多少省份,能根据民间中医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各地实施细则,为真正落实《中医药法》,让中医更好服务更多百姓作出应用的贡献。

 

 

 

02

 

中医专长考核难,是难,不难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含金量和有效权了。

 

它就像一辆“直通车”,能一步到位解决民间中医的所有问题,所以当然要慎重,民间中医所付出的努力也应该是成正比上升的。

 

不过再难,也应该没有民间中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非法行医”难;再难,民间中医都应该迎难而上;亦或其中滋生了许多乱象,民间中医也不应该退缩。只有参加考核取证,我们才能真正挺起腰杆,为民行医。

 

国家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可是不能为所有人铺好后路,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把握。

 

不管你是不是,因为许多乱象觉得不公平,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的转正梦想,不应该拿一生的事业,去为所谓的“乱象”陪葬,他们最终只会是跳梁小丑,真的不至于要同归于尽。

 

比尔盖茨不是说么,“世界充满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造它,而是要去适应它。”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真正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

 

再说,相比过去的相关政策,中医专长考核的出台,本身确实已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它变考试为考核,不再对学历严格限制,只要你真的确有专长,有过硬的本领,你就有实现转正的机会。

 

如一位民间中医所说,如今中医专长考核实施,师承的和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都可以报考医师资格,转正后可以直接备案开诊所或去医疗机构执业,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为了中医,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我们应该努力抓住,再拼一次又何妨?

 

另有业内表示,随着各省份中医专长医师考核细则的陆续实施,所有的民间中医都应该行动起来,一起为中医打开命脉之门!

 

连那些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都能为了梦想,面对繁琐工序,辗转奔赴考场,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如网友@“张小皮z ”介绍:

今天学校作为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场所,各年龄层次的考生都有。在现场我见到了一个白发的老爷爷也来考,突然觉得,我有啥理由不努力呢?

 

这也是为什么,先前80岁高龄的赵承义老人当“考生”,能够走红网络的原因,很多人也一样感到动容,并深受鼓舞。

 

 

 

 

03

 

当然,政策的完善与符合民间中医实际还是重点。

 

“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又找不到出路。”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曾这么形容当下民间中医遭遇的执业窘境。

 

民间中医问题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解决,中医专长考核为什么会出台,出台之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为什么会形成“报名比考核难”的现状,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负面舆论?总离不开一个原因,那就是:民间中医鱼龙混杂。

 

而其实,与其说是民间中医鱼龙混杂不易选拔,不如说是害怕对民间中医队伍的无法掌控。

 

“民间中医不等于江湖骗子”谁都心知肚明,就像是“中医不是骗子”这个问题的性质一样。我们不能把这个共有的现象,指责是民间中医所特有。

 

 

对老百姓来说,无论是民间中医,还是体制内的中医,亦或西医,他们都是医,谁医得好,谁就是好医生,与身份无关,与出身无关。

 

谁医得不好,在他们眼里,都可能被打成“骗子”一派。甚至是曾经治愈过他,后来却没有达成他的预期,他可能也会这样认定。

 

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掌握良好的风向,关键还是看医生自己,治愈率高,还是不高。

 

而对业内来说,与其两两争论,不如和平共处,彼此可以看不惯,但不能小看,也不能完全否决。因为无论是民间中医还是体制内的中医,都有名医和庸医,谁都无法否认。

 

有人就曾说,他们两个一个活在动物园,不会饿死,但能力削弱了很多一个是野生的,比较顽强,常常有真本领,但也有局限性。两者生长环境不同、追求不同。

 

不过,在当代中国,在“庸医误人”,“求人不如求己”的当下,一些自学中医者,可能会强势崛起,这样一类民间中医的力量可能会成燎原之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未来如何,现在转正是重点,民间中医已经凭实力走了这么多年了,希望再接再厉,早日实现自己的合法行医梦。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