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中风急救方治疗中风,对急症脑出血之病,可收起死回生之功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19-07-17 [中医临床]
作者 / 胡翰文主编 编辑 / 林凤 ⊙ 校对 / 张芊芊

中风急救方治疗中风,

对急症脑出血之病,可收起死回生之功

王仲举

 

风、劳、臌、膈为内科四大症,中风居其首。由此可见本病之危害、治疗之困难和医家之重视。中风病即现代医学所称之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分两大类;①脑缺血包括暂时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②脑出血,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两类脑血管病在治疗方法上完全不同,必须严格区分,认真鉴别。下面介绍一张治疗脑出血病的处方,供参考使用。

 

方药:中风急救方

 

组成:黄芩15克,菊花30克,川牛膝10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10克(冲服),磁石30克,生牡蛎30克,生石决明30克(上8药先煎),菖蒲10克,全瓜蒌10克。水煎服,1日1剂或数剂。

 

 

 

适应证:年龄50岁以上,素有高血压病史,史然意识丧史,肢体瘫痪,颜面潮红,呼吸深长而有鼾声,舌苔黄,舌质红,脉沉迟而有力。

 

体会:中风一病,历来争论不休。在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是外风中经、中络、中腑、中脏;金元以降,认识为之一变,认为系内风所致。主张亦各有不同,如刘完素主火、李东垣主气虚、朱丹溪主痰,叶天士主阴虚风动等。证之临床,古今之说、各家之论,都各有其正确的部分,也都存在片面性。一般讲,脑出血以内风立说较正确;脑缺血(尤其是脑血栓),以外风立论亦妥当。

 

关于脑出血的病因病机,现在医学认为系高血压病,日久天长血管变性,偶因情绪激动等诱因致使脑内血管破裂所致。中医则认为素体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阳亢化风,挟痰上扰清空而成。其急性期,表现为风、火、痰的证候。

 

 

 

治疗当清热降火,熄风止痉、通腑化痰为法。本方即鉴于这一认识而立法组方的。方中黄芩、菊花清上亢之肝阳,磁石、杜蛎、石决明重镇潜阳,熄风镇痉;大黄、芒硝通腑,导热下行、是釜底抽薪之意;川牛膝引血下行,以治血之与气并逆于上;菖蒲、全瓜娄化叛开窍。诸药相配,有清热、镇静、降压、止血、开窍苏醒的功用,对急症脑出血之病,可收起死回生之功。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近十几年来,活血化瘀之法风靡时,所以,有的医家,不问青红皂白,见有中风病,动辄便投活血药,这是很危险的。对于本来就是脑出血者,再投活血药,岂不是火上加油,助纣为虐吗?病人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谁之罪也!当然,活血化瘀药并非不用,而是要有明确的指征。一般讲,对于缺血性中风,即由于脑血管痉挛、或由于心源性栓子、或粥样斑块脱落栓子,阻塞脑血管而致的中风病,用之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中风后遗证,应用活血药也是有效的,著名的补阳还土汤餐治偏瘫,就是有力的佐证。

 

临床还体会,本病发病危急,病情凶险,稍有不慎,即易铸成大错。所以在临床上,最好中西医结合抢救,最为上策。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七十名中医临证特效方》,胡翰文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第151-152页。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