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全国爱肝日 | 关注“沉默的器官” 脂肪肝已成第一大肝病
来源:嘉弈营养 2019-03-25 [健康] [养生保健]
3月18日是第18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肝脏是体内以代谢与解毒功能为主的重要器官,素有人体“加工厂”之称,同时还发挥着内分泌、储血和免疫等作用。西溪医院副院长、杭州市肝病中心主任刘寿荣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不健康生活方式、高强度心理压力等因素,肝癌正呈现年轻化趋势。”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演变的三部曲。”刘寿荣表示,比如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不加以控制,病毒在体内活跃并反复复制就有可能导致肝硬化,进而引发肝癌。且肝癌早期病情隐匿,几乎无明显症状。因此对于肝病患者和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来说,定期的防癌体检非常重要。

 

肝炎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肝和脂肪肝四大类。根据诊疗数据统计,如今脂肪肝和酒精肝发病率上升较快,这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饮酒无度,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上缺乏运动,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酒精对肝脏持续损害,从而形成脂肪肝和酒精肝。

据悉,近7年间,我国因大量长期饮烈性白酒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上升了28.5倍。而如今我国脂肪肝患者约一亿两千万人,已超过乙肝,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

刘寿荣表示:“脂肪肝患者应该每年常规肝功能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功能测试,B超和肿瘤学等检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各种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的发病情况)

 

此外,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在所有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措施。

 

刘寿荣提醒,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半年要做一次常规肝功能检测,一次B超和一次肿瘤学检测。如果这部分患者已经40岁以上,尤其是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最好4个月左右就进行复查。

 

 

那么,哪些坏习惯会影响肝脏?刘寿荣说:“过度饮酒、胡乱吃药、睡眠不足、情绪抑郁、抽烟等,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引发肝病。”

春季是养肝保健的重要时节,刘寿荣建议,可以从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各方面调节生息,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从食物中补充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能帮助修复肝细胞,预防脂肪肝,推荐冬瓜粥、荷叶茶、芹菜炒香菇。还可适当多吃燕麦、玉米、海带、瘦肉、鱼类、蛋清等食物。

每天走够一定步数。研究发现,一个肥胖者体重降低3%~5%,其脂肪肝就会明显减轻。一般的脂肪肝患者,尽量保证每天走一万步;肥胖的脂肪肝患者,最好每周运动250分钟以上。

合理膳食最重要。只吃蔬果,不吃肉和主食,也易诱发脂肪肝。应做到:三餐定时限量,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大半饱即可。烹调方式以蒸、汆、拌、煮为主。避免过量吃饭、吃夜宵、大鱼大肉、喝甜饮料等坏习惯。

每年体检一次。检查应包括肝功能、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还要尽早排查肥胖症、糖尿病等诱因。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如果不定期体检,等出现肝脏疼痛可能就是大病。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